黃岩島環評:珊瑚物種媲美大堡礁
學者:被動反擊菲指控 表明中國無破壞海洋生態
中國和菲律賓持續在南海紛爭不斷,繼早前發報告指摘菲律賓在仁愛礁嚴重損害珊瑚礁生態後,中國生態環境部昨(10日)發布黃岩島海域評估報告,指該島活珊瑚平均覆蓋度較2015年增長,東北部活造礁石的珊瑚物種數量「可以媲美大堡礁」。有學者向本報指,此前外交部雖然曾反駁,這次是拿出證據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沒有破壞海洋生態,起到了撥亂反正、澄清事實的作用。
新發布的《黃岩島海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報告》圖文並茂,共有30頁。新華社昨報道,對海域生態環境的環境調查顯示,黃岩島海域環境質量優,海水水質、海洋沉積物質量等均為一類,魚類樣品中的重金屬、石油烴等污染物殘留量,「均低於評價標準限值」;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造礁石珊瑚群落狀況良好,造礁石珊瑚物種多樣性豐富。
該調查由中國生態環境部華南所、海洋中心、珠江南海局監測科研中心3個機構,在今年5月至6月成立調查隊進行。內容涵蓋海水水質、沉積物質量以及珊瑚群落、典型生物類群等,是對黃岩島海域生態的第一次「全面體檢」。
菲指摘華漁民氰化物捕魚
報告:海水中未檢出
黃岩島目前由中國實際控制,菲律賓早前指摘中國漁民在黃岩島用氰化物捕撈,破壞海洋生態。報告指,調查結果表明,黃岩島所有調查點位海水中均未檢出氰化物、銅、鉛、鎘、總鉻等。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林奎表示,這表明「目前在黃岩島並不存在使用氰化物捕魚的現象」。
這份報告與自然資源部在本周一發布的《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破壞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形成鮮明對比(見表)。關於仁愛礁的報告,指菲律賓軍艦「嚴重損害仁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學者稱焦點轉生態環境
助中菲管控海上爭端
針對中國政府發布兩份環境報告,東南亞問題專家、香港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彭念對本報分析指出,因為是菲律賓主動炒起中國破壞仁愛礁和黃岩島生態,「這實際上還是被動的反應」,此前外交部雖曾反駁,這次是拿出證據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沒有破壞海洋生態,起到了撥亂反正、澄清事實的作用。
彭念認為,中國不太可能以生態保護之名,對菲方採取更進一步或激進的行動。「中菲雙方在海上一線漁船(曾)發生碰撞導致傷亡,中方並不希望這種一線的衝撞升級;如果將焦點引向生態環境,可能對雙方起到轉移注意力或緩和作用,有助中菲管控海上爭端」。
稱美仍需吸注意 南海形勢不樂觀
與此同時,在本月2日,中菲舉行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九次會議,兩國外交、國防、自然資源、海警等部門代表出席。這是自6月17日菲律賓運補船碰撞中方船隻事件後,中菲首次正式對話。
對於菲軍方在南海衝突中扮演強硬角色,彭念指出,最近菲律賓有一些變化,菲國的外交部試圖提升在南海問題上的影響力,「所以中國政府目前比較希望以外交溝通的渠道,緩和兩國的矛盾,而不再讓菲軍方一而再、再而三挑釁」。
但彭也指出,直到11月美國大選結果之前,華盛頓政府還需要南海問題吸引注意力,恐怕南海形勢還會不樂觀。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