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學STEAM:戲棚聲響之謎
【明報專訊】「我曾跟家人到戲棚看大戲,那些人很高音,不用咪也很響亮。」彭紫菁曾看過相關演出,卻不懂戲棚的建成、涉及的科學原理,直至學校舉辦中華文化日,她和同學林悅司一起學習戲棚製作原理。悅司雖未有在戲棚觀戲經驗,但學製戲棚後,「對戲棚可擴音的原理眼界大開」。他們在導師的解說下,解開了戲棚內的表演者不用「咪」、聲音也能響亮之謎。
■知多點
戲棚
戲棚搭建技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竹木搭建,是可以「隨建隨拆」的流動場所,主要用作舉辦與傳統民間宗教活動有關的場地,包括「神功戲」演出——即為敬奉神明而做的功德,例如粵劇表演。戲棚在神誕、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活動中常見,大型的戲棚可容納上千人。
除了長洲傳統的太平清醮外,還有位於青衣市政大廈旁空地的青衣戲棚,每年農曆三、四月(約4、5月)會舉行兩次演出,分別慶祝「真君大帝寶誕」及「天后寶誕」,市民除了看戲,四周還有小食和遊玩攤位。
文:鄭惠霞
圖:馮凱鍵、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3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