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8
    星期日

調查推算全港3400拾荒者 每日回收量料138噸 團體指貢獻收入不成正比

[2024.04.28] 發表
拾荒者福祉關注組昨發布《2023全港拾荒者研究調查報告》,推算全港拾荒者人數最多逾3400人,60歲或以上的長者仍佔絕大多數;每天處理的回收量介乎138噸至159噸,關注組形容對社會及環境有重大貢獻。(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拾荒者福祉關注組昨日發布《2023全港拾荒者研究調查報告》,推算全港拾荒者最多有3400多人,每天處理的回收品量超過138公噸,稱拾荒者對社會及環境有貢獻,收入卻不成正比,過程更遇上不少困難(見表)。71歲的秋姐拾荒廿載,以賺取微薄收入,用以謀生的手推車日前被沒收。關注組促請政府肯定及幫助拾荒者工作、建立友善對待拾荒者的社區、加強外展支援及提供再就業及晚年規劃服務等。

七成人拾荒逾3年

關注組去年11月18日至24日於全港18區共84間回收舖及11輛回收街車訪問701名拾荒者,按拾荒者的工作時數、日數、回收點數量等數據,推算出全港拾荒者人數介乎2791至3456人,每天回收量介乎138.17噸至159.25噸。調查結果顯示,拾荒3年或以上之人數比例,由2018年同類調查的62.8%,上升至去年的70.5%;每周工作中位數由5天增至7天,每日平均時數5.27小時;每日買賣次數平均為2.64次,每次收入平均約36元。

「如廁數分鐘 手推車遭房署沒收」

秋姐自2000年起拾荒,每天朝七晚八拾紙皮,嘆拾荒不易,曾被陌生人搶走紙皮,而用以謀生的手推車,更在前日她去洗手間的短短幾分鐘間,被房署職員沒收,需繳交500元贖回。她說每日收入約100元,扣除生活開支後已所餘無幾,暫時也未能贖回手推車,「我執幾耐(紙皮)先有500元呀?」

65歲玲姐曾任職清潔工人,因糖尿上眼失業後以拾荒維生,但過程並不容易。她透露,曾到綠在區區回收發泡膠,被指「佔地方」而拒收;又曾被食環署充公紙皮驅趕。玲姐表示,拾紙皮的收入不高,只有中秋節等日子才會有多一點紙皮,能賣到50元左右。

政府擬於8月實施垃圾徵費,關注組指出,許多拾荒者現時同時幫商舖棄置不能回收的垃圾,日後是否要自行購買指定袋,相關費用由誰負責仍是未知數,令拾荒者憂慮。玲姐說,由於拾荒收入不高,加上需要打糖尿針,若要自行購買指定膠袋只會增加經濟負擔,「唔會幫你(商舖)執」。秋姐則表示,可能留待正式實施垃圾徵費後,視乎成本才決定是否繼續拾荒,「如果有得做會做」。

關注組籲政府登記正名拾荒者

推動回收友善社區

關注組估計,隨着生活開支及基層長者人數增加,愈來愈多人投身拾荒工作,幫補基本生計,建議政府以登記形式將拾荒者「正名化」、設立關注前線回收工作者的工作小組、放寬阻街執法指引,以及與地區組織合作,推動回收友善社區,如在街市規劃手推車停泊空間,並提供就業及晚年規劃服務及加強外展支援。

更多港聞
指閉路電視半月助破兩案 蕭澤頤:成效顯著
【明報專訊】警方早前在旺角裝設15組閉路電視,警務處長蕭澤頤表示,半月內協助偵破兩宗較嚴重案件,共拘捕4人,形容成效非常顯著。 蕭澤頤...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2019年11月包圍理工大學,19人涉在理大外駕駛和乘坐「家長車」,接應從理大游繩逃走的示威者,被控妨礙司法公正、暴動等罪,... 詳情
思覺失調女子跌倒撼頭不治
【明報專訊】昨中午12時45分,一名30歲女子在西環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內散步時突然呼吸急促,失平衡跌倒,頭部受傷流血,送院搶救不治。現場樓梯級... 詳情
輕貨司機疑醉駕 撞翻小巴
【明報專訊】昨午近4時,八鄉錦上路發生疑醉駕意外,一輛輕型貨車沿錦上路駛至近金水南路懷疑失控迎撼小巴,小巴撞向燈柱翻側,乘客被困。貨車一度不... 詳情
近月一案官拒阻隔事主被告 稱沒法律基礎 性罪案屏風作供安排有別 學者倡統一
【明報專訊】司法機構8年前修改《實務指示》,將性罪行受害人用屏風作供納入常規程序。近月一宗非禮案,事主原獲安排在屏風後作證,毋須與被告對望,...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