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學STEAM:望遠鏡觀天
【明報專訊】「太陽光要多久才到達地球?」是天文學常識題,也是「小太空人」的面試題目。倫睿希(Shawn)在天文館學習過有關內容,知道太陽光約需8分20秒到達地球。還有天文愛好者王晞琳(Hailey)和吳柏希(Marcus),三人在AST課程統籌老師曾睿德(圓圖)帶領下,在天文館內學習,他們學會什麼天文知識?
國際協作
國際太空站是設於太空的載人太空站,將於2031年1月退役,曾老師製作模型讓同學了解在太空探索的領域中「國際協作」的概念,這國際太空站由俄羅斯、美國、日本、加拿大、歐洲等參與營運合作,例如站內的希望號實驗艙由日本研發,助同學理解國家、地區之間若有共同目標,會通過國際協作的方式合作。
■隕石、流星及流星雨
流星雨
Hailey及Marcus對天文現象感興趣,學習主題有「隕石、流星及流星雨」,讓Hailey想起愛上天文的原因:「流星雨對我來說是很震撼的畫面,在這裏學習到著名的獅子座流星雨(1833年),有24萬顆流星出現!」天文現象萬變、觀天的震撼讓Hailey喜歡上天文。Marcus也愛觀天:「我喜歡觀星,天上的星星在不同時節有不同位置,例如夏季大三角(夏季天上有3顆特別明亮的星星,通過想像連成三角形)。」觀夜空開啟Marcus的興趣,「學校一次觀星活動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土星,真的看到土星有一個環在環繞,覺得很神奇。」
隕石
流星落在地球上燃燒後形成隕石,Hailey、Marcus及Shawn興奮地說:「這些都是真隕石!」曾老師解釋是校方買來供同學學習之用。Marcus說:「部分隕石是透光的鐵石。」原來隕石蘊含不同的礦質,分鐵隕石、石隕石及石鐵隕石三大類,而且具有磁力。通過隕石樣本,同學對太空的星體碎片、灰塵顆粒有更深刻認識。
■Steam知多點
流星及流星雨
太空灰塵顆粒經過地球時,受重力影響墜落,並因高速摩擦而燃燒發光,形成「流星」。當短時間內有大量「流星」出現,便會形成流星雨。
■Steam知多點
隕石哪裏找?
隕石並非隨處可買,一般向阿根廷、肯亞、摩洛哥、南非、俄羅斯等曾有隕石墜落的國家購買,其中南非弗里德堡隕石坑是全球最大隕石撞擊坑。
■價值觀
積極主動
同學對於喜歡的事情,主動投入學習,三人自薦當天文大使,Hailey更說:「因我想『搞好』天文館。」三人設計「天文精靈卡」,讓到場通過影院觀賞星空的同學抽取留念,並推動同學學習天文知識。
責任感
天文大使並非人人可做,曾老師解釋:「有些同學只顧自己在館內享受,並不一定有幫忙的意識。」具責任感是他挑選天文大使的優先考慮。天文大使主要在小息開放時段協助管理館內秩序、招待嘉賓參觀、介紹館內資訊等。
樂於分享
Shawn的小太空人美國之行的體驗甚多,他整理自己的得着,通過校園電視台分享見聞,例如看見工程人員實際工作時的所感,讓同學能聽取相關經驗。
文:鄭惠霞
圖:劉焌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