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研晶體解構新技術 「助AI開發物料」
【明報專訊】嶺大跨學科學院助理教授肖航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新的「晶體語言」,全名「簡化線性輸入晶體編碼系統」(SLICES),該技術能將晶體以文字形式解碼,新聞稿形容「如同樂譜旋律中的音符一樣」。SLICES亦可對鑽石的晶體結構解碼,以獲取鑽石結構的組成和連接性。研究成果近日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是嶺大首次有學者以主要作者身分在《自然》系列發表論文。
嶺大表示,對比傳統業界採用的「晶體擴散變分自編碼器」(CDVAE),新技術大大提升對晶體結構解碼的準繩度,研究團隊曾就SLICES做實驗,為逾4萬個不同的晶體結構解碼,發現SLICES準繩度達94%以上。
肖航表示,SLICES是首個以文字代碼為基礎的「可逆轉晶體標示法」。他稱,現有晶體結構標示一般未能可靠地把實際的原子排列與文字代碼之間來回轉換,缺乏「可逆轉性」,但SLICES能將文字代碼準確重建為原始的晶體結構,「即使晶體旋轉、平移或重新排序,亦能夠確保代碼的準確性,這種可逆轉性是協助人工智能更有效率地設計和研發出新型材料的關鍵所在」。他說,SLICES有巨大潛力被採納為人工智能研發新材料的標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