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視察上海 鄭永年:將推開放新政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28至29日在上海視察,昨(30日)上午在上海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講話。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昨在廣州表示,此行之後一定會推出新的開放政策。他指出,「單邊開放」是其中一種可行辦法,對歐洲6國免簽只是第一步。
歐6國免簽僅第一步 料更多「單邊開放」
新華社報道,在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對於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意義重大。
鄭永年昨出席廣州論壇2023年會時說,習近平訪問上海是一個信號,預計過後有更多開放政策推出。他提到,中國對法國、德國等6國單方面免簽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單方面開放」措施。他舉例指,《中歐投資協定》早已完成起草,在目前地緣政治條件下不太可能得到歐洲議會批准,但中國在引入技術人才、企業方面等一些條款上「可以單邊先做起來」。
他認為這不是新鮮事,以前中國講將外國專家「請進來」,或是主動與國際「接軌」,都是單方面開放的做法,「我們不要迷信對等開放。」
地緣政治影響 籲勿迷信對等開放
鄭永年還稱中國外交今年出現一個大的變化,過去將一帶一路國際峰會、香山論壇、上海進博會等定義為「主場外交」,實際上更有意義的是不同國家在中國進行外交。「這點非常友好,中國作為大國,為其他國家構建一個平台,你當『服務生』,他們談判,你倒茶倒水倒咖啡。」
他舉例指,進博會上的數據很難統計,因為除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做生意,還有很多拉美國家和亞洲國家借這個平台做生意,和中國毫無關係,但各個國家到中國來,代表世界對中國有很高期望,「使中國還是要從國際的角度處理國際問題,不要一直強調用比較狹隘的國家利益來處理問題。」
新華社亦發表文章指,習近平在關鍵時點到上海考察釋放重要信號,視察上海期貨交易所顯示出對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參觀科技創新成果展則是再次突顯出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考察保障房則「傳遞出城市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信號」。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