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數快「可疑警示」周日推
【明報專訊】警方稱,今年首9個月最少有2.2萬個「轉數快識別代號」用作詐騙或洗黑錢。警方下周日(26日)起將與44間本地零售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運營商,在轉數快平台推出「可疑識別代號警示」機制,當收款者手機、電郵或轉數快識別碼被警方「防騙視伏器」資料庫標記為「高危有伏」類別,用戶會收到警示。
首9月2萬轉數快代號詐騙洗錢
「可疑識別代號警示」機制會將警方「防騙視伏器」每日定期更新的資料庫融入轉數快平台,包括35間銀行及9間儲值支付工具運營商,在轉帳確認頁面向用戶提供警示信息。金管局主管(金融基建發展)黎巧兒稱,用戶收到警示後仍可選擇是否交易,惟需留意詐騙風險。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鄧月容提醒,用戶不用重新登記,參與平台會提升系統,另歡迎日後擴展至其他儲值支付工具。
網罪科總警司鄭麗琪相信,初期很多人會不以為然或半信半疑,反而向騙徒求證,不排除騙徒找藉口游說,包括警方和銀行錯誤標籤、市民虛報或「整蠱」商戶等;又說無警示不等於安全,可能是暫無舉報。
收款者列視伏器高危 將警示
至於橙色「疑似有伏」和黃色「可能有伏」的識別代號不會觸發平台提醒用戶,鄭稱是衡量可靠度,因紅色「高危有伏」涉及市民報案、警方處理及核實,另兩類不涉市民報案,來自網絡安全公司接獲舉報或曾在外地詐騙的資料,未經核實,未必「穩陣」。她稱,錯誤標籤者可與警方聯絡,警方會研究個案並即時處理。
警方今年首9個月錄得29,650宗詐騙案件,涉及金額約49.9億元,均超過去年全年;其中案件數字較去年同期升逾52%,金額則較去年同期上升逾47%。警方透露,「防騙視伏App」明年首季會加入自動辨識可疑來電、網址及公眾舉報平台3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