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騙賬戶代碼損失1.5萬元 還遭銀行收利息
【明報專訊】多倫多一男子遭遇電話詐騙,前後三次被騙走1.6萬元,銀行不僅沒有償還他全部損失,還從中收取利息。
63歲的馬瑟里(James Mathelier)過去4個月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逾萬元的損失加重了他的生活負擔。
他回憶說,「4月24日我接到一個電話,一名自稱是滿地可銀行(BMO)職員的人警告說,詐騙分子已接近我的銀行賬戶,要求我提供進入賬戶的證明代碼。我發現他的電話號碼確實是滿地可銀行的,而且一個證明代碼發到了我手機上,於是就相信了他,把證明代碼告訴了他。」
在馬瑟里告訴對方證明代碼後,他的信貸帳戶當天被前後兩次取走7500元和1452.72元,第二天又被取走7500元。馬瑟里後來聯繫了滿地可銀行,並報了警。至5月11日銀行償還給他那筆最小的數額,但要求他自己負擔另2筆損失。
7月滿地可銀行回應媒體提問表示, 「馬瑟里遭遇到詐騙,不幸是它不被我們的詐騙服務覆蓋,結果我們不負責他的損失。」
馬瑟里認為銀行也有責任,說「我問它們,為什麼你們償還我1452.72元,卻不償還另2筆1.5萬元?」
哈里法克斯的反欺詐顧問Vanessa Iafolla說,償還馬瑟里部分損失說明銀行承認有部分責任。銀行沒有注意到第一次不正常交易,又沒有注意到其後24小時再發生2次不正常交易,通常情況下銀行對於這些異常交易應該發出預警。
為了收回1.5萬元信貸,滿地可銀行已按照「逾期欠款」向馬瑟里收取利率,馬瑟里發現他現在每月的還款利息從315元上漲到550元。
滿地可銀行沒有解釋為什麼在明知馬瑟里的欠款是遭遇詐騙下要求他支付利息,只表示「消費者有責任保護好自己的賬戶信息,包括在線銀行密碼、識別代碼等。」
加拿大反欺詐中心(CAFC)發言人John Horncastle說,「假冒銀行職員的電話詐騙是我們接報的最多詐騙活動,2023年至今已接報1830個,涉及681名受害人,被詐騙金額近600萬元。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我們評估只有不足10%受害人選擇向執法機構報案。」
幾個月前滿地可銀行給顧客發電郵提醒保護好自己賬戶,特別強調「銀行從來不會打電話、發電郵或短信要求客戶的證明代碼、密碼或者回答安全問題」,詐騙分子可能會通過其他個人信息騙取顧客信任,因此「我們鼓勵消費者保護好用戶身分(ID)、積極監控自己的賬戶活動、不時改變密碼和識別碼,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