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憶述女兒情緒激動 聆訊被迫提早結束
【明報專訊】本那比中央公園13歲華裔女童謀殺案續審,死者母親庭上作供,憶述女兒遇害前數句鐘的情況,更哭訴沒想到當天一別卻成永訣。由於證人情緒激動,是日聆訊被迫提早結束。
28歲被告亞里(Ibrahim Ali)被一項一級謀殺罪,但他一直否認控罪,而他在審訊期間一直目無表情。死者的母親自周三起一連3天出庭作供,她在第二天以普通話作供稱,女兒遇害當日如常參加暑期課程,並於下課後回家,跟母親吃午餐。
死者母親指,她當天已相約與友人到蘭里一處農場,但女兒未有一同前往,寧願留在家中。死者母親哭着作供說,未想到她出發前與女兒那次道別擁抱竟然是最後一次。
她指,她於晚上8時許離開農場,駕車返回本那比的路程需時約40至50分鐘,她在途中曾多次致電女兒,因為她希望駕車抵達門前,女兒幫忙將車上東西搬入屋內,可是電話無人接聽,於是她在停車後,立刻走入屋內,發現屋內一片漆黑,她檢查各睡房,並叫女兒的名字,但無人回應,隨後她發現原本放在洗衣房的女兒跑步鞋也不見了。死者母親續說,在接下來數句鐘裏,她不停給女兒發短信和打電話留言,叮囑女兒盡快跟她聯絡。她又說,她隨即感到害怕,因女兒不接電話,又不回覆短信,情況「極其不尋常」。
死者母親較早時作供稱,女兒在遇害前數周心情很好,因正值暑假,加上有友人快將從中國前來探望。她還說曾跟女兒有協議,後者不會在天黑後前往住所附近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法官伯納德(Lance Bernard)向陪審團表示,應死者母親要求,是日聆訊提前結束。
控方將於周五上午完成盤問,接著由辯方進行盤問。法庭頒下傳媒禁制令,禁止披露死者、證人及相關人士的身分。
檢控官基利(Isobel Keeley)在開案陳詞中表示,法庭將聽取證明謀殺是隨機事件的證據,但DNA結果將證明被告亞里曾性侵受害人。她認為,證據顯示,指被告亞里涉嫌將女童從通往樹林的小路拖走性侵並勒死。
遇害女童於2017年7月18日傍晚,離開中央公園附近住所後失蹤,屍體在翌日凌晨,於中央公園近網球場附近樹叢被發現。警方直至2018年9月,在本那比將被告拘捕。
審訊原定2020年9月開始,但由於諸多問題,包括陪審團遴選工作及控辯雙方的爭拗,審訊日期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