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與數字遊民
回溯互聯網發展史,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的Web1.0可理解為過去功能簡單、以靜態頁面為主的網站,千禧後發展至今的Web2.0,是如今日常使用的互聯網,相較1.0新增了移動端、社交媒體和雲端。2020年之後,開始走入公眾視野的Web3.0,則建立在邊緣計算、去中心化數據網絡和人工智能(AI)三個層面的技術創新之上,用戶和機器能夠以點對點網絡的基礎與數據、價值和其他交易對手進行交互,而毋須第三方,具有以人為本、保護私隱的特質。
在實際應用方面,加密貨幣是Web3.0世界最為人熟悉的產物,另一新興的「非同質化代幣(NFT)」,通常用於藝術品、歌曲、畫及會員資格認證。此外,Web3.0的相關技術也被應用於分散式自治組織(DAO)、去中心化金融服務(DeFi)、元宇宙(Metaverse)、創作者經濟、供應鏈等等。
數字遊民(Digital Nomads)泛指通過互聯網移動辦公,以支持生活和旅行的一種生活方式。它的特徵是打破了工作與工作地點間的強關係,達成地理位置和時間自由,並享受「地理套利(領取高薪地區人工,在低物價地區生活)」。數字遊民們通常在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國家遠程工作,辦公地點靈活。這種工作生活方式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需自行負擔醫療健康、了解不同地區法律,以及保持合法工作簽證等。
疫情催生更多數字遊民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也催生了一批數字遊民,一些旅遊勝地甚至轉型聚焦數字遊民市場,如百慕達、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巴多斯、愛沙尼亞、泰國、格魯吉亞等國,都通過特殊的簽證項目來歡迎高收入、高質素的數字遊民前往生活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