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害蔓延九龍公園 古樹恐受災 專家促把握「黃金時間」除蛹 發展局:康文署密切監察
【明報專訊】朱紅毛斑蛾的幼蟲主要以榕樹葉為食物,是自然界的「大食怪」蟲害,2020年新界爆發蟲害後,多區細葉榕被啃食至光禿。一直監察各區榕樹蟲害的退休樹藝師袁達成發現,古樹林立的九龍公園今年首次發現朱紅毛斑蛾幼蟲,逾10棵垂葉榕的樹葉有被啃食痕[,樹冠稀疏,樹下發現零星幼蟲,以蛾蟲生命周期推算大部分幼蟲已結蛹並藏在樹下泥土,他認為施藥作用有限,建議把握5月底至6月初約2至3周的「黃金時間」清理樹下蟲蛹,否則到下一波會爆發更大規模蟲害,危及公園及附近躟R大道一帶逾70棵古樹。
發展局回應稱,康文署已即時採取相關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清理樹冠下落葉以清除蛾蛹及幼蟲,並安排施放除蟲劑等工作,現時樹木沒明顯健康問題,康文署亦會密切監察及加強巡視公園內及附近躟R大道的榕樹情G。
明報記者 馬耀森
袁達成說,2020年本港大規模爆發朱紅毛斑蛾蟲害,全年共有約4至5代幼蟲,較一般每年3代多,因此該年「蟲口」數量特別多,由最初天水圍及元朗等快速擴散至新界各區,躍升為威脅榕樹的「頭號」昆蟲,超越另一種同樣啃食榕葉的榕透翅毒蛾。朱紅毛斑蛾後來兵分兩路,分別沿新界東的大埔及新界西的屯門、深井、葵青等地區,逐漸擴散到市區的大角嘴、西九文化區及紅磡,但情G相對輕微。
本月新界多區大爆發 大圍長沙灣九龍塘新受災
袁達成稱,朱紅毛斑蛾生命周期與天氣密切相關,去年在泥土中越冬的蟲蛹到今年春季孵化成蟲,3月下旬產卵,4月孵化,幼蟲在6至8周內不斷啃食樹葉,直至樹冠光禿,到5月下旬從樹上爬到樹下結蛹,藏在泥土表層約1至2厘米之下,6月上旬就會破蛹而出,變為會飛的成蟲,完成第一代周期。不過,根據天文台紀錄,今年4月平均氣溫23.6℃,較正常高0.6℃,雨量較正常少,有利幼蟲存活,結果踏入5月份,新界各區已再現大爆發,數量遠超去年第三代幼蟲,亦首次擴散至多個新地點如大圍、長沙灣、九龍塘、愉景灣、西九戲曲中心等。
直至上周初,袁達成在九龍公園首次發現朱紅毛斑蛾幼蟲,包括公園主噴泉北面的花槽,約六七棵垂葉榕的樹冠頂被咬至光禿,樹葉有啃咬痕[,樹下找到一條6齡(幼蟲期約40天,成長分6個階段,由1至6齡,到6齡便會由樹上爬到地面化蛹)幼蟲,估計樹上幼蟲均已化蛹待孵。公園近海防道入口亦有3至4棵垂葉榕發現蛾蟲。
專家料已結蛹藏樹下 移除表土可滅九成
袁估計,今年第一代幼蟲大爆發,令版圖進一步擴大,估計九龍公園蛾蟲由附近西九文區、戲曲中心等傳入。記者上周三隨袁到九龍公園,未有發現幼蟲,袁推算現時第一代幼蟲已生長至6齡,已結蛹並藏在樹下花槽泥下,只要移除表土就可消除九成以上蛾蟲,第二代大爆發的可能就會大減。
愉景灣數十榕被啃半數變禿 觀塘海濱亦現蛾蹤
除九龍公園,袁達成稱今年新發現蟲害地點中以愉景灣最嚴重,他初步點算當地約數十棵榕樹受影響,約半數樹冠遭啃至全禿。袁達成估計愉景灣未有針對不同階段的蟲害治理,例如施藥或翻土除蛹,以致「蟲口」大增,結果今年第一代孵化大量幼蟲。他又說,上周四有市民報告觀塘海濱長廊有朱紅毛斑蛾出現,受影響榕樹只有小量葉片被啃食,顯示蛾蟲數量不多,但不能掉以輕心,因九龍東和九龍中多是舊區,有數以百計榕樹,若被蛾蟲侵襲,或引發嚴重生態災難,呼籲市民若發現蟲蹤應向政府報告,以遏止蟲害。
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回覆本報查詢稱,留意到今年5月開始蛾蟲啃食樹葉的情G在個別地區有所增加。康文署近期在九龍公園巡查時,在水池及香港文物探知館附近的榕屬樹木樹身發現朱紅毛斑蛾幼蟲,已即時採取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清理樹冠下落葉以清除蛾蛹及幼蟲,並安排施放除蟲劑等工作,現時樹木並無明顯健康問題。康文署會密切監察及加強巡視公園內及附近一帶如躟R大道的榕樹情G,並按需要作即時及合適的措施。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