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歸行政主導 區會兩代人臧否異
【明報專訊】區議會改革方案惹來爭議。屯門區議會副主席黃丹晴作為新丁明言如沿用舊制,會積極考慮參選,惟現在只好準備卸任。改革重點之一是恢復委任議員,曾為屯門區議會委任議員的現屆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認為委任議員服務街坊同時,亦要處理區議員紛爭,兩代「屯門人」對改制見解迥異。
明報記者 陳亦瀅
難再為民發聲 19年素人退火線
2019年區議會選舉為香港政壇寫下歷史紀錄:投票率創新高、非建制派取得逾八成直選議席。當時不少新丁當選,屯門區議會副主席黃丹晴為其中之一。對他來說,從政就是希望為民發聲,除了地區工作,亦包括倡議工作,不僅派「蛇齋餅x」。回顧數年來的工作,他評價這一屆區議員尚算「做到」,但似乎還未有機會改善時,就可能要止步。
不僅「蛇齋餅x」 須倡議
自小在屯門長大,黃從2014年開始參與地區事務,直至2016年成立屯門社區網絡,聯同數名政治素人在屯門做地區服務。他有感自己居住的選區區議員自動當選,「神龍見首不見尾」,同時希望透過地區服務,讓大眾更理解本土派理念。當時正值政府推出「關愛共享計劃」,向市民派發4000元,惟不少市民未能取表格,於是拿影印機幫區內居民填表,從此與街坊建立互信。
表面「無聊工作」悟價值
難忘山景h換法團
黃丹晴選區位於山景h,受訪期間也有居民到辦事處求助。黃稱,每日都有10至20名街坊求助,工作不外乎是為街坊填表、處理大廈滲水等,但他認為這些外界看似無聊的工作,其實是幫助街坊的切入點,過程中或會發現問題,是有價值的工作。擔任區議員只有短短數年,最深刻是2021年山景h業主立案法團於2021年改選,將有建制派背景的原法團換走,事件亦影響全港不少屋苑,甚至成為借鑑,他有感「都真是留下了一些東西」。
恐「太多意見不被委任」
面對其後爆發的區議員辭職潮,黃丹晴未有跟隨,至於為何選擇成為留下來的人,他說首要考慮是出任區議員的4年承諾,亦覺得很難才取得議席,如主動放棄感到不值得。
對於區議會改革,參選要先取得「三會」成員提名及通過資格審查,他認為參選門檻比以往高,本質亦有變。他提到,改制方案的履職監察、民政事務專員出任區議會主席等,明顯行政主導,他不能接受,並提及區議會條例內亦說明區議會向政府提供意見,在此情G下,會憂慮出現「給予太多意見會否不被委任」的情G,很難為民發聲。
距離任期完結不足一年,黃丹晴盼可提倡一些全區議題,如改善單車徑、道路規劃等,甚至連繫地區商戶、拍片介紹屯門區的地區事務,藉此凝聚留下來的人。
(區會改制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