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中小型銀行監管 特朗普埋「爆煲」伏線
美國矽谷銀行(SVB)及Signature Bank在3天內先後被勒令關閉。有銀行業專家認為,這突顯銀行監管法規存在漏洞,有專家和國會議員歸咎時任總統特朗普2018年簽署放寬中小型銀行監管的法案,為SVB和Signature Bank的倒閉埋下伏線。
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威爾馬思(Arthur Wilmarth)指出,SVB及Signature Bank先後「爆煲」,暴露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監管改革尚有不足之處。
專家歸咎矽谷貪婪制度崩壞
專家指出,2018年國會在共和黨議員推動下通過減輕對中小型銀行監管的法案,5年後卻加速了SVB的滅亡。
美國國會2010年通過的《多德—弗蘭克法案》,目的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作全面金融監管改革,當中對總資產多於500億美元的銀行實施更高的資本、流動性等要求。這法案禁止受規管銀行進行某類高風險交易、要求它們備有額外資本承受超出預期的損失及應付存款突然流失。銀行亦要定期進行最壞情況下的「體檢」。
學者:法律有變不代表監管者毋須負責
2018年國會通過改革《多德—弗蘭克法案》的《經濟增長、放鬆監管和消費者保護法案》,並由時任總統特朗普簽署成法。這是2010年以來美國最大金融監管改革,當中減輕對中小型銀行的監管壓力,將須受聯儲局嚴格監管的銀行資產門檻從500億美元提高到2500億美元,資產值分別為2090億美元和1104億美元的SVB和Signature Bank因而「受惠」,毋須面對上述嚴格監管。
不過,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格爾彭(Anna Gelpern)指出,法律有變,不等於監管者毋須為SVB、Signature Bank的倒閉負責,「監管要求放鬆,代表不再有自動警報,意味舊式監管的壓力更大」。
華爾街資深交易員菲茨杰拉爾德(Keith Fitz-Gerald)向財經頻道CNBC表示,他會歸咎矽谷的貪婪和崩壞的制度導致SVB倒閉。他質疑SVB之類的銀行應否獲准將存款拿去投資,而且持有價值深受加息潮打擊的國庫債券。他慨嘆「制度崩壞了,至少要作慎重檢討」,反問:「監管者去了哪裏?審計者去了哪裏?」(法新社/CNBC/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