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胞病毒較疫前活躍 嬰兒病房爆發 有初生嬰危殆插喉 醫生:戴罩3年需「陣痛期」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消退,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警告的「後口罩浪」漸現,最常導致幼兒入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近數周在社區的活躍度比疫前同期更強甚至翻倍(見圖)。有公院兒科醫生稱,月初撤銷口罩令後,醫院及社區陸續出現RSV爆發,據悉屯門醫院嬰兒特別護理病房的RSV爆發導致一名11日大男嬰危殆要插喉,另有幼兒感染後嚴重氣喘需輸氧一周而無法飲奶,有私院兒科醫生亦稱近日呼吸道感染兒童求診較疫前升數倍,有女童受RSV及肺鏈菌夾擊併發肺炎留院10日未癒。
有醫生料幼兒或需經歷一段呼吸道病毒爆發的「陣痛期」,籲發現幼童有氣促及嘔奶等病徵盡快求醫,而人多擠迫時可考慮讓子女戴回口罩。
留院更久 手足口腸病毒亦多於去年
於瑪麗醫院工作的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H副教授葉柏強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指出,口罩令取消後近日陸續有醫院及社區出現RSV病毒爆發,對幼兒造成一定影響,除了RSV,手足口病、腸病毒等過濾性病毒亦明顯較去年上升。他說,近兩個月原本健康良好的幼兒留院期間出現氣喘無法飲奶,「需吊住氧氣好幾日,整個星期不能脫離」。他並觀察到近期出現呼吸道感染的兒童留院日更長,由以往兩三日增至一周。
據醫管局資料,近日公院兒科住院病H住用率維持在七成多,急症醫院截至上周一的兩周內相關住用率為76%至78%,而截至昨日零時相關住用率則為77%,與冬季流感高峰期相若。
部分周數RSV佔比 較2019同期倍升
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一個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上周四起先後有6名11日至5個月大的嬰兒感染RSV,需隔離治療,其中11日大男嬰危殆,據悉需插喉,5個月大女嬰情G嚴重,其餘4人情G穩定。院方昨稱同病房其餘14名嬰兒對RSV呈陰性。
據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化驗結果,近月呼吸道化驗樣本中RSV病毒陽性比率已回復2019年同期水平,部分周期甚至較疫前倍升。而與去年疫下同期相比,去年部分周期比率不足1%。
私院兒童呼吸道求診多數倍 有童8日始退燒
主要在私院診症的兒科專科醫生、中大兒科名譽臨H副教授周中武稱,本月起每周接到10至20多個RSV、鼻病毒等呼吸道感染的嬰幼兒求診,人數較疫前升4至5倍,大多為2歲以下幼兒。他說求診幼兒以輕症居多,亦有個案嚴重需入院,約10日前有健康良好的4歲女童持續發燒5日不退,服藥也無效,求診時高燒至40度,化驗顯示女童受RSV及肺炎鏈球菌夾擊,併發肺炎,照肺發現右肺花了一半。周稱女童情G一度危殆,即安排入院,服抗生素8日才退燒,至昨日仍需留院觀察。
周稱私院兒科病H使用率約七至八成,與疫情前相若,但他亦觀察到近日求診兒童一般「病耐驉v,估計因疫下3年全港戴口罩, 嬰幼兒未曾受其他病毒「洗禮」,致抵抗力低。他強調全世界除罩後均見呼吸道病毒爆發,本港幼童亦無可避免將或需經歷一段陣痛期,呼籲家長毋須過分擔心, 形容「小病是福」,一般人需靠成長過程接觸不同病毒訓練免疫力,只要及早求醫,大多很快痊癒。
至於「陣痛期」將維持多久, 葉柏強說一般5至6月天氣回暖,RSV個案會明顯減少,近期家長可考慮讓子女在人多擠迫時戴回口罩,但其餘時間不必強制,避免影響小朋友社交活動及透過觀察學習發音等語言發展。
人多擠迫可戴口罩 氣促嘔奶應求醫
葉又提醒,若孩子身體不適,特別開始出現氣促、嘔奶等,應盡快求醫,學校亦應定期清潔學生接觸的物品及地方。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