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聚集成商圈 海珠GDP命脈
中大紡織商圈位於廣州中山大學南邊,總面積約達5平方公里。1990年前後,一批流動攤販在廣州海印橋橋底擺地攤賣毛線,後因市政府整頓市容環境,當中數十戶攤販自發聚集到廣州中山大學附近做生意,在形成一定規模後被附近居民稱為「中大布匹市場」。1996年,海珠區政府將中大布匹市場的地攤、鐵棚改建成簡易商舖,商戶開始入室經營。
中國入世後蓬勃 產業輻射東莞中山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紡織品出口配額取消,中大布匹市場生意日益蓬勃,周遭先後建成大大小小的「輕紡城」,匯聚形成全國交易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中大紡織商圈。中大紡織商圈是上下游產業的樞紐,除引領廣州十三行、沙河、白馬等130多個服裝市場外,還輻射東莞虎門、中山沙溪等珠三角服裝產業集群。數年前中美貿易戰爆發,國內紡織業向東南亞轉移,加上疫情等原因,令中大紡織商圈生意有所下滑,升級轉型等話題才再提上政府議程。
海珠區政府沒有披露每年中大紡織商圈貢獻的GDP規模,不過,2021年海珠區GDP為2405.16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佔GDP比重超過五成的6類行業中,規模以下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0.9%;另外,2021年全區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4352.08億元,年增19.1%。從這兩個數據來看,小商戶小作坊較多、主營批發零售的中大紡織商圈,對海珠區GDP的支撐不少,如再計及商圈從業人員於區內的住宿餐飲消費,則對海珠經濟影響力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