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廢料變身生物煤 冀減少煤炭使用量
【明報專訊】雖然煤的開採和燃燒會產生很多污染,但由於天然氣供應緊張,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1年底的預測,在2022至2024年間,全球每年煤炭需求量高達80億噸,超過2013年的歷史紀錄。有港商提出,將沒有用途的農作物廢料製成環保燃料,希望將它與煤混合燃燒,來逐漸減少後者的使用量。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賴俊傑
常森再生能源有限公司(SSGE Bio-Energy)董事總經理楊靖民、銷售部董事鄺俊衡表示,公司成立於2012年,專門研究「生物質」燃料。初期曾經考慮製造木質顆粒燃料,但發覺,從建築地盤收集到的廢棄木材數量有限;若特別種植和砍伐樹木來製造木質顆粒燃料,等於額外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外國買家不會接受。於是,改為回收沒有用途的農作物廢料,例如穀殼、花生殼、蔗渣、粟米莖、豆梗等,經過自行研究的烘焙技術處理後,製成稱為「生物煤」(AGRI BioCoal)的生物質燃料。
表面疏水 浸水兩小時仍可燃燒
他們表示,沒經過烘焙技術處理的農作物廢料顆粒不防水,一旦被水浸濕後,很難燃燒;該公司的生物煤經過烘焙處理後,表面具有疏水作用,即使浸在水中兩小時後也可輕易燃燒;由於煉鋼廠和發電廠儲存煤碳的地方往往是露天的,這點非常重要。
其次,在儲存期間,沒經過烘焙處理的農作物廢料顆粒會因發酵,釋放出熱量及溫室效應相當於二氧化碳26倍的甲烷,甚至因而自行燃燒,損失一部分;該公司的生物煤經過烘焙處理後,沒有這個問題。
第三,沒有經過烘焙技術處理的農作物廢料顆粒每公斤燃燒產生的熱量3000多至4200kcal。該公司的生物煤會在烘焙處理時抽走一些低能量和具揮發性的物質,所以之後每公斤燃燒產生的熱量約4800至5000kcal,相當於優質的煤(每公斤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大約介乎2800至5500kcal)。
緬甸回收農廢 製生物煤銷歐洲
總括來說,該公司的生物煤方便運輸和儲存,更適合工業用途。此外,其生物煤可以和煤一起磨成粉末混合燃燒,這非常重要,因為要在短時間內完全取代燒煤,是不可行的。至於其生物煤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天然氣相若。因為這是由農作物廢料製成,好像其他生物質燃料般,被視為碳中和的燃料。
該公司去年11月開始在緬甸回收農作物廢料,以生產生物煤,出售給一家歐洲公司,再包裝成零售的燃料,賣給歐洲家庭,用於室內壁爐燃燒取暖。現時該公司的緬甸廠房聘用了約1000名工人負責生產,另外約1000名工人專門在周邊約4萬平方公里面積內約5000條農村的農場收集農作物廢料,先運到600多個暫存點,再運回廠房。為了減少碳排放,短距離運輸會盡量用牛車,長距離則租船透過內河運輸。
目標:代替煤售予煉鋼廠發電廠
該公司的真正目標,是想將生物煤賣給煉鋼廠和發電廠,以代替一部分煤。但由於現時每年產能最多只有30萬噸(以3班制計算),對於煉鋼廠和發電廠來說規模仍然太小,暫時未能成事。
由研發到設廠,常森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累積投資已近1億美元,還未計工資。該公司希望借助融資,令每年產能大增至300萬噸,達到向煉鋼廠或發電廠供貨的門檻。早前曾經參加「國際環保博覽」,又和日本公司商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