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打卡:寒夜,京都火車站──懷念也斯
【明報專訊】書桌上放了一張5000日圓紙幣,準備還錢給一個年輕朋友,既然他新年假期要去日本,筆者索性以日圓還錢好了,為他提早燃點起旅遊的心情。香港年輕人如何遊日本?香港作家也斯(1949-2013)在不太年輕的29歲時為我們示範了一次。
1978年的冬天,也斯第一次去日本,那時香港的旅遊業開始發展,但沒有互聯網預訂酒店服務,不能提早掌握當地旅遊資訊,行程因此變得缺乏計劃。這些聽來好像是負面的事情,但想深一層又不一定,旅行真的需要一份緊密的行程表嗎?那個年代的旅行,散發茠漲菪悎薿均A從現在看來幾近流浪的感覺。
也斯的旅程是散漫的,而散漫的節奏讓他看到更多,〈在京都火車站〉便是寫他一個人在京都「唻悖腹v的經歷。也斯在1976年的台灣環島遊曾經「搭順風車」,所以這次「唻悖腹v也不算什麼吧。為何要在寒冷的天氣下於車站過夜?很簡單,要省錢。1970年代日本文化剛打入香港,日劇、流行曲和時裝開始廣泛地影響香港社會,尤其是年輕人文化,然而,也斯的遊記沒有這方面的印記,他帶我們到傳統而優雅的京都,而他因為「唻悖腹v的經歷,又讓我們看到寺廟以外的人間。
也斯在車站遇到不同的日本人,首先是兩個好心的年輕人,提醒他在這媢L夜是「沙昧的」(日文「寒ゆ」,寒冷的意思),他應該到鄰近某個地方,他的日語廣東話翻譯令文章的氣氛變得搞笑(他還有另一個翻譯是「約琪」,與冬天有關,大家猜一猜?)這兩個年輕日本人準備去滑雪,他們還問也斯「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如果他答應了,不知道往後的故事會是怎樣?然而,這種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在寒夜火車站出現實屬偶然。他們走了後,也斯看到兩個衣著襤褸的中年人,拿荌s瓶在唱歌;一個中年的流浪漢,拿茷p厚的漫畫書,望蚖楔頞怉滿F還有年老的婦人、讀報的中年男人,以及無數在晚上進來或離開的夜遊人。
也斯獨個兒在火車站,想起他和香港作家吳煦斌前幾天遊京都的過程,他們到訪不同的寺廟,不斷走不斷走,在小巷轉入寺廟,在寺廟轉回小巷。筆者很喜歡文中寫到有關寧靜的部分:「真是靜,就好像我們在醍醐寺走路,居然走了個多鐘頭也忘記說話。不是沉悶,不是介懷,也不是無話可說,而是這樣走荂A放鬆一切,連讚嘆也不用了。」一種快樂是以寧靜來表現的,沉浸在京都寺廟的古樸與雅致中。寺廟是一種洗滌般的寧靜,然而,也斯筆下的京都火車站是另一種寧靜,那是落泊的人間,在黑夜中等待黎明來臨的寧靜。兩種寧靜都是在京都,而你必須這樣慢遊才能感受到。
文中有一句寫道「天氣有點冷,冷得使人清醒,使人愉快」,不知為何,我覺得這句就代表了也斯當時的心情,在寒冷的火車站,看到複雜的人間。
黃淑嫻--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香港作家
文:黃淑嫻
圖:bee32@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