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勳:降收入估算務實 本研社質疑低估造價
【明報專訊】發展局前日公布中部水域人工島的項目規劃,賣地收入估算由原先最高11,430億降至7500億元,造價估算則由5000億增至5800億元。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於港台《千禧年代》稱,造價調整正常,就算最後造價提升,與收益仍有一段距離,現時距離收窄,成本控制要較小心。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在同一個節目稱政府以過去4年通脹估算造價屬不負責任,未考慮未來20年通脹,計及各項變化最終估算或達8000億元。
劉國勳表示,新冠疫情下經濟下滑,政府調低收入做法務實,中部水域人工島賣地收益現仍高於成本費用,認為項目值得繼續支持。他又稱,疫情下工程費用和收益有變,日後收益或會增加,距填海尚有數年,發展局現時只就場景預測和估算,料要到填海時或42個月研究完成後才會看到最準確工程造價。
人工島填海計劃由原本擬建兩個人工島改為3個,陳劍青表示,做法對大嶼山的沙灘、航道、生態環境有重大改變,而今次填海水深比以往填海計劃深一倍,造價或嚴重低估。
林超英:建島損國家生物安全
人工島擬建過海鐵路擬由洪水橋往屯門小欖,不再以原計劃屯門內河碼頭為起點。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於《千禧年代》說,改線主要服務北部都會區和跨境客,將屯門50萬人棄之不顧,質疑「不靠屯門50萬人,能否塞滿架車?」
前天文台長林超英昨於facebook稱,人工島項目在北部都會區出台後失去價值。他說全國在建設生態文明,禁止填海,香港卻「鑽『一國兩制』空子」,破壞海洋生態,成為全國生態文明最落後地區,認為人工島違反憲法中「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損害國家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