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解碼:尊重他人
【明報專訊】尊重(respect)是指以包容和肯定的態度接受不同想法、意見等,尊重可分為「尊重自我」及「尊重他人」。
■新聞例子
1. 尊重不同種族
聯合國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提到所有人包括不同種族、膚色或民族,在法律上屬平等並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社會服務機構「親切」2021年1至4月以問卷訪問621名18歲或以上的華裔市民及138名18歲或以上的少數族裔,調查發現逾一半少數族裔認為香港社會歧視他們,有超過四成少數族裔曾在生活上被無理地敵意對待。35%受訪華裔市民表示會因少數族裔的種族與膚色拒絕與他們做朋友,逾一成受訪者會將少數族裔聯想到暴力及罪行。
該機構活動統籌李嘉萱表示,因港人少接觸少數族裔,彼此造成誤解,甚至影響少數族裔的工作和向上流動的機會。她建議本港企業建立職場共融文化、政策及措施,設計有效的職場共融模式和員工培訓。
2. 尊重他人私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2022年11月表示,針對「起底」行為已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約一年,其間私隱專員公署收到696宗投訴,就其中101宗展開刑事調查,9人被捕,當中3宗案件已落案起訴,有一宗已定罪。她說這類起底案件,主要涉及商業、金錢、男女朋友之間、政見等糾紛。
鍾麗玲表示,公署共向24個社交平台或討論區,發出超過1300張移除涉及「起底」信息的通知書,涉及超過1.5萬條相關信息。她指要求社交平台移除涉及起底信息的成功率達九成,即使是海外平台亦合作移除。
3. 尊重性小眾
家計會2022年6月發布2021年所做的「青少年與性研究」調查,訪問8343名中一至中六生,了解其性觀念及性知識水平。在性傾向選擇題上,接納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的學生比例均升至七成,較10年前顯著增加。
家計會榮譽顧問、研究小組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指出,年輕人在中學正值「探索自我性別」時期,需要學校接納和理解,讓學生覺得校內可安全討論相關議題,「無論學校教育或性教育也好,我們不應落後形勢,尤其是同學對性取向和性行為愈來愈『拉闊』,我們更加要做好準備和學生同行」。
■想一想
如何建立互相尊重的校園環境?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