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結果敲警鐘 重複感染新冠 風險大增
未接種疫苗及加強針者尤甚
【明報專訊】有最新的研究表明,與首次感染新冠病毒相比,無論疫苗接種情況如何,如果再次重複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住院和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都大幅上升,不要因為自己已經感染過一次就可以掉以輕心。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Ziyad Al-Aly博士稱﹕「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會增加變成急症和長期新冠肺炎風險。這在未接種疫苗、接種過疫苗和注射過加強針的人群中很明顯。」
研究結果來自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VA)從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6日收集到的數據,涉及44.35萬名感染過一次的患者、4.09萬名感染過2次及以上的患者,還有530萬名未感染者個體。大多數研究對象是男性。與只感染過一次病毒的患者相比,再次感染的患者死亡風險是前者的2倍多,住院風險是後者的3倍多。
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的一份報告顯示,再次感染會增加肺部、心臟、血液、腎臟、糖尿病、精神健康、骨骼、肌肉以及神經疾病的風險。
該研究的負責人Al-Aly說﹕「一個人之前有過感染並接種過疫苗,即使這意味着他們對之前的感染和疫苗有雙重免疫力,他們仍然在再次感染時,容易出現不良後果。」研究顯示,與只感染過一次的患者相比,重複感染的患者出現肺部問題的可能性是前者的3倍多,出現心臟疾病的可能性也是3倍,出現神經障礙問題的可能性多出60%。
研究人員發現,更高的風險在再次感染後的第一個月最為明顯,但在6個月後仍然很明顯。但那些沒有參與該項研究的專家表示,退伍軍人群體並不能反映總體人口。
紐約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摩爾(John Moore)說,退伍軍人醫療機構的患者通常是年長者、病情較重的人,而且通常是男性,這一群體通常會出現比正常情況下更多的併發症。
研究人員表示,重覆感染的累積風險和負擔隨着感染次數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在考慮了Delta、Omicron和BA.5等多個變種病毒的差異之後依然如此。
然而,傳染病流行病學家岡德(Celine Gounder)博士說,似乎有一種「多次感染的平台效應」,在第二次感染後,風險上升的幅度較小。「好消息是,免疫力愈強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可能就會越低。」他希望在旅行和室內聚會頻繁的假期即將到來之前,「人們應該意識到再次感染是必然的,應該採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