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新措施改造口岸帶 羅湖盼再起飛 學者:更善用地緣優勢佈局跨境生活 利中長發展
【明報專訊】深圳羅湖區政府上月公布《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下稱方案),提出45條具體措施,這亦是羅湖連續兩年呼應香港《施政報告》內容,尤其對接北部都會區。方案目標明確要以口岸片區為核心帶動整個羅湖的發展,劍指深港口岸經濟帶先機。學者認為,只要抓住口岸經濟帶機會,將成老城區羅湖的中長期發展新動力。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沈燕媚
3口岸聯港優勢 輻射帶動全區
方案提出,建設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的目標,要以9.5平方公里的口岸片區為核心,發揮羅湖、文錦渡及蓮塘三大口岸聯通香港的重要作用,以輻射帶動羅湖全區近79平方公里的高質量發展。其中,從環境、設施、通關模式等方面加快羅湖口岸升級改造;推動文錦渡口岸生鮮貨運功能轉移。同時改善口岸周邊交通,並研究興建接觸口岸與核心商圈的小運量軌道交通系統。
昔日龍頭被超越 急需重新定位
羅湖與香港關係匪淺,羅湖及文錦渡口岸早在改革開放前已是深圳連接香港的兩個陸路口岸,但作為深圳最先發展的區域,羅湖率先遇到土地飽和、早期規劃落後、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加上市政府將發展重心逐步挪到福田、南山,企業也隨之遷移,昔日龍頭羅湖近年GDP已被其他區趕上。據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羅湖GDP總量1304.22億元(人民幣,下同)排全市第5,與南沙、福田、龍崗及寶安逾2000億元以上GDP有較明顯差距。
重新定位發展是羅湖急需尋求的,去年6月深圳市灣區辦給予羅湖「重點推進深港口岸經濟帶建設」的定位,而去年下半年舉行的羅湖區黨代會,進一步就推進深港口岸經濟帶定下時間表,提出建設羅湖口岸與人民南片區的國際醫療商務試驗區;文錦渡口岸拓展灣區知識經濟自貿區;蓮塘口岸打造深港民生協同發展區的5年目標。
學者倡效橫琴澳門共享模式 對接北都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軍民認為,羅湖一方面需要振興,但放眼深圳乃至全國來看,羅湖依然是具競爭力的強區,打造深港口岸經濟帶,將令羅湖更能利用好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亦給予更多政策創新空間,包括與香港佈局跨境金融、跨境生活等,成為羅湖中長期發展的動力來源。
今次方案除進一步確立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對整個羅湖經濟發展的重要及急切,亦提出要在明年完善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的管理機制,建立與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順暢的對接溝通渠道,以及在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上,與北部都會區有序銜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長張玉閣指出,羅湖應爭取中央支持深港口岸經濟帶的建設,明確口岸經濟帶範圍,並借鏡橫琴與澳門「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模式,率先在經濟帶範圍內與香港北部都會區全面對接,推進兩地社會民生領域規則協同,形成「深圳向南,香港向北」的跨境雙城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