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耕雞心黃皮,尋回昔日甜 梅窩出產 600斤半小時售罄
【明報專訊】今年大暑前後,大嶼山梅窩一個「隱世」果園出產的黃皮,在當地舉辦的農墟掀起一陣熱潮,約600斤黃皮推出不足半小時即被搶購一空。果園場主說,這種在本港屬於「冷門」的水果於1950年代由漁護署引入,在小島落地生根,由其父以「接枝」改良味道,由酸變甜,因形如雞心而被稱作「雞心黃皮」,更遠銷海外。惟經歷時代巨輪,雞心黃皮發源的果園一度式微,直至第二代返港復耕,近年茪漍q產,將雞心黃皮的舊日甜味,在農墟「出土」面市。
舉辦農墟的團體亦明言,希望在梅窩推動旅遊業以外的產業,提供誘因讓農夫持續耕作保育土地,復育梅窩農業及風土經濟。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從梅窩市中心出發,步行約45分鐘會到達山上的窩田村。窩田村有一個佔地約22萬平方呎、覆蓋整個山頭的何氏果園,運作至今逾70年,見證大嶼山農業興衰。果園第二代負責人何逵遠表示,今年大暑(7月23日)前後天氣持續酷熱,黃皮需要趕在「曬I」前採摘,又指今年園內900多棵黃皮樹合共生產約1900多斤黃皮,形容產量一般。
1950年代引入
何氏果園改良「去酸增甜」
何氏果園出產的黃皮,就是昔日曾遠銷澳門及海外的「雞心黃皮」。何逵遠表示,漁農處1950年代引入黃皮樹苗,並委託本地農友試種及改良,結果其父親以接枝等方式將原來的黃皮酸味去掉,並提升甜度,而由於外形如雞心,後來被稱為「雞心黃皮」,1960及1970年代全盛時期,每年產量逾3000斤,果園透過本地果欄銷售,除供應本地市場更遠銷海外,是當年少有出口的本地農產品。
二代接手重振
自立銷售渠道防「溝貨」
何逵遠年輕時到台灣工作,2002年回港接手管理果園,發現園內近千棵黃皮樹因樹齡漸大而老化,產量下降,加上內地進口農產品衝擊,本地農產品競爭力不斷下降。為了父親心血不會白費,何逵遠邊學邊做,透過修剪樹枝、改良有機肥成分等,令黃皮樹重現生機,果園產量逐步回升。另邊廂,為免遭批發商「溝貨」,將其他品種黃皮混入雞心黃皮發售,影響商譽,何逵遠自行在長洲及坪洲等地建立銷售渠道,「由最初求人買,到後來供不應求」,惟自此雞心黃皮只在「熟客」圈子流通,在本地市場銷聲匿[。直至今年大暑前後,何氏果園參加農墟,雞心黃皮面向公眾,再次掀起搶購。
其實,何氏果園與梅窩其他農戶,數十年來見證本地農業興衰,有人一直緊守崗位,亦有農戶二代或三代近年才重拾鋤頭,復耕荒廢農地,他們與推動本地農業的組織「土地教育基金」合作,除了向年輕「學徒」傳授數十年務農經驗,亦希望本地農產品重拾昔日光輝。舉辦農墟正是基金計劃的其中一環。
連結農夫餐廳市民
辦農墟團體:梅窩不止旅業
基金總幹事龍子維表示,該組織挑選梅窩作為推動本地農業的「起點」,是因為昔日梅窩是本港農業重鎮之一,1950年代,全港約有六七個農業站,其中兩個位於大嶼山東涌及梅窩銀礦灣,當中梅窩窩田村的何氏果園規模數一數二。
該組織2018年起在梅窩推動「好老土」計劃,游說當地農戶供應農作物,鼓勵當地餐廳以月供菜包方式推廣本地農業,當中七成收入撥歸農夫,另外該組織會招募年輕「學徒」到參與計劃的農戶實習,又會在假日舉辦農墟,市民購買農產品,收入亦會撥歸農夫。
龍子維稱,「好老土」除了推動本地農業,亦希望在梅窩推動旅遊業以外的產業,亦即社區農業,冀復興昔日梅窩作為大嶼山農產集散地的角色,以及提升本地農產品地位,「讓市民得知務農背後的困難重重,從而令他們覺得付出更多金錢買本地菜是值得」,長遠扭轉消費者對本地農產品的價值觀。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