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12司局長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 稱處理房屋非空談 李家超:港須搶人才 或要輸外援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將於10月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他昨日率領12名司局長到荃灣出席首場地區諮詢會,約100名地區人士出席,多人發言關注房屋和人才流失問題。李家超回應稱,政府處理房屋問題不是空談,而增加中轉屋和過渡房屋數目、市區重建等建議,均在政府的「雷達」之內。至於吸引人才方面,他形容一定要「搶(人才)」,並稱某些行業可能要輸入人才,惟需平衡本地人員權益。
周六第二場 邀港九地區代表
首場地區諮詢會昨午在荃灣官立中學舉行,除李家超外,政務司長陳國基、財政司長陳茂波、律政司長林定國、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發展局長甯漢豪、房屋局長何永賢、教育局長蔡若蓮、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均有出席。諮詢會出席者主要是新界各區的建制派地區代表,不少人舉手輪流發言,平均每人發言1至2分鐘。負責諮詢會的施政報告組表示,第二場地區諮詢會本周六(27日)舉行,會邀請港九地區代表出席。
多名與會者關注房屋問題,提出多項建議(見表),包括增加中轉屋和過渡房屋數目、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另外,亦有人倡議在新增土地的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8:2,以及降低重建強拍門檻等。
稱增中轉過渡屋入政府「雷達」
李家超回應時未提及具體措施,稱會考慮會上提及的各項意見。他說就房屋問題,政府會以行動為目標,審視不同建議。他又說,認同不能單靠市建局的力量推展舊區重建,認為市建局可集中精力和資源在大範圍重建項目,重建單幢物業可考慮運用民間力量。他說增加中轉屋和過渡房屋、市區重建等建議均在政府「雷達」之內。
分析行業斷層輸人才 平衡本地權益
本港移民潮持續,人才流失問題是諮詢會另一焦點。李家超說重視人才問題,在創科、醫療等範團一定會「搶(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要更主動和創新。他說,除了外國人才,政府亦重視培育本地人才,包括在教育層面增加應用學科,促進學生多元發展。他透露勞福局將蒐集數據,審視本港人力結構,分析什麼行業缺乏人才或出現斷層,有可能要考慮輸入海外人才,惟需保障本地人員權益,強調會平衡兩者。
部分出席者亦關注通關,包括促請政府盡快放寬入境檢疫,認為可趁今年11月舉行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撤銷入境者在酒店檢疫,讓旅遊業復蘇,以刺激本地經濟民生。亦有與會者期望擴闊前往內地的「人文關懷通道」,方便港人經商等。李家超回應稱明白市民有相關需要,政府正努力減少港人到內地的不便,朝有關方向工作。
劉兆佳:展團隊精神 拉近群眾距離
有別於前任特首林鄭月娥通常單獨或與個別官員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今次李家超率領12名司局長到場。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分析,李家超是希望展現問責班子具團隊精神,爭取市民信任,亦反映新政府銳意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建立願意與各方接觸、重視各方意見的形象。劉又說,政府上任個多月均着重公關工作,在突發事件反應迅速,從一連串行動可見正樹立管治新風。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