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安老委會廿年 剛卸任主席 林正財「政府要有政治勇氣」 倡津助院舍輸入外勞
【明報專訊】本港安老服務長年面對土地及人手不足,剛卸任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的行會成員林正財認為,現屆政府必須有足夠政治勇氣及決心啟動津助院舍輸入外勞,並要有更破格思維解難,除覓地建安老院,應盡快放寬24米院舍高度限制以大幅增加宿位。新冠疫情重創安老院,揭示醫社合作不足,他相信要施「大手術」,長遠將長期護理及醫療系統結合。
明報記者 陳柔雅
林正財已加入安老事務委員會近廿年,出任主席6年。他日前接受專訪時憶述,社會昔日對安老議題關注不多,最初委員會面對困難,首10年「少少拉牛上樹」,但近10年社會開始關注人口老化,政府亦深明人口老化挑戰,形容上屆政府是許多安老政策的「收成期」。
任內最大挑戰:推居家安老
林正財認為,任內最大挑戰及對政策影響最深遠是2017年制訂《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當時提出居家安老,落區面對許多示威,政府被市民批評「卸膊」及「無良心」,但近年大眾對居家安老接受程度增加,上屆政府用力增加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用行動證明推動居家安老,不代表政府卸責」。另一大挑戰是世紀疫情——第五波許多染疫院友未能送院,「原址隔離」釀成多間院舍爆疫。林正財說,醫院與安老院唇齒相依,「如做得不好,就唇亡齒寒」,疫情反映兩者「關係不夠緊密」,乃第五波很多長者犧牲的部分原因。
倡施「大手術」
長期護理結合醫療系統
他認為長遠應思考如何將長期護理與醫療系統結合,形容「手術很大」,但相信基層醫療是契機,可先由地區康健中心開始,令醫療及社區安老服務單位更多合作,「令前線社工不再擔心處理健康問題,護士習慣在社福環境工作,一起做個案管理」,下一步再思考如何將長期護理與醫療系統結合,甚至考慮由醫務衛生局負責長者長期護理。
林正財寄語政府要有更破格思維解難,努力覓地建屋同時「不要忘記安老設施」,並可探討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建院舍,及盡快放寬院舍24米高度限制。政府現時初步選定在將軍澳第72區福利設施綜合大樓,試行放寬院舍高度限制,「我跟官員講,我看不到如何試,為何要試完才可以做呢?」他說醫院數十層高,儀器及人數多,火警風險比院舍高,「醫院日日幫我們(院舍)試緊」。
籲放寬興建院舍24米高限
然而,院舍增加將衍生更大人手需求。林正財稱安老院及家居照顧人手短缺已達20%,「數字相當大並已低估,疫情亦反映要有更多員工才能照顧好長者」,認為過去10年業界解決人手不足措施「已做得七七八八」,隨茬珧吨H口下降及長者增加,即使更多年輕人入行,仍難應付需求,現屆政府「要有足夠政治勇氣及決心」啟動津助院舍輸入外勞。
稱增加人手措施「七七八八」
更多青年入行亦難應付需求
林以昔日外傭政策為例,指政策有助釋放婦女勞動力,令香港經濟發達,而放諸解決院舍人手問題,他認為政府「需要相當大的政治能耐啟動一個超越勞顧會的決定」,同時建立更好的安老業晉升階梯,吸引年輕人入行。
卸任主席後,林正財說會藉行會成員角色,繼續關注跨局安老議題,冀推動長者房屋政策,包括訂立屋宇設計標準、長者房屋地價,協助長者居家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