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中暑不宜納職業病 立法難1.2萬次巡查零檢控 周小松:反映乏成效
【明報專訊】天氣酷熱,打工仔戶外工作的中暑風險備受關注。勞工處回覆本報查詢表示,截至6月30日,今年有一宗懷疑與熱壓力有關的工傷呈報個案;而該處4至6月共有逾12,408次有關熱壓力的巡查,暫無檢控,去年巡查逾2.6萬次則有兩宗檢控。勞福局長孫玉菡稱,巡查集中於高風險行業,若僱主經勸喻仍未盡責才會檢控;他指當局將引入暑熱指數以評估工作熱壓力,但認為不適宜將中暑納入為職業病。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認為,檢控數字低反映巡查成效不足,有必要制訂客觀清晰指標。
孫玉菡昨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當局每年夏天大規模巡查,希望提醒僱主有責任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為僱員提供安全及不危害健康的工作環境;中暑牽涉工作環境,如巡查後發現僱主事前未做風險評估,或評估後應做預防措施而僱主沒做,即屬違例,嚴重者會被檢控。
酷熱停工指引 孫稱可探討
孫玉菡稱,當局將引入天文台暑熱指數,以評估工作時的熱壓力,指數包括濕度及溫度等天氣元素,正就修訂預防中暑指引展開內部準備工作。被問到為何不立法代替指引,他稱指引是幫助僱主履行責任,需考慮不同工種,一個方法難以用於所有工種。至於有工會提出設立標準,氣溫達至某個水平必須停工,他表示可探討,惟未需一刀切,要視乎工作地點性質,如遮蔭範圍和空氣流通等因素,望有一個適用於不同工種的一般指標。
據天文台,暑熱指數數據在九龍京士柏總部及上水雙魚河蒐集,當達約30或以上,市民應採取適當防暑措施。以昨日為例,中午至下午5時在京士柏的指數均錄逾30。
「運動行山跟工作中暑風險相若」
孫又稱中暑不適宜納入職業病,指職業病是由於某職業暴露在某種危害下,令該病的發病率比一般人高;但中暑是因太陽照射和空氣流通,未必與工作有關,如戶外做運動和行山跟工作中暑的風險相若。
周小松稱,勞工處巡查後檢控數字少,反映巡查成效不足,無客觀檢控準則;當局設暑熱指數作為客觀清晰的指引屬進步,但他認為指引只能要求良好僱主自覺跟隨,長遠需要立法,如當達暑熱指數的某個程度,僱主未讓僱員停工或休息即屬違法。他亦不認同孫玉菡對職業病的說法,指某行業僱員工作一段時間後中暑,如在高噪音地方工作一年後失聰,跟一般人行街中暑不同,一般環境工作並不會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