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7
    星期一

律師跨界寫青春成長小說 李廣田 《逐浪而舞》獲獎 今秋出版

[2022.06.27] 發表

【明報專訊】溫哥華知名律師李廣田(George Lee)贏得「格爾尼卡文學小說獎」(Guernica Prize)的青春成長小說《逐浪而舞Dancing in the River》(圖)即將於11月出版。小說主人翁成長於中國文革時期,在接觸西方文學後打開了嶄新的精神世界大門,踏上探索代際命運之旅。

書中主角小明(Little Bright)於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在一個河畔小城市長大,與家人一起被捲入了政治風波中。然而,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這片土地時,他學會了曾經被禁止的語言——英語,這為他的理智與情感插上了翅膀。在大學學習文學時,他為自己取了英文名「Victor」。隨著熟練掌握了英語,他逐漸深入巴甫洛夫及莎士比亞的世界並深受影響,這些都顛覆了他原有的認知。

李廣田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逐浪而舞Dancing in the River》是基於自身經歷寫就,有傳記的成分在其中。李律師在中國出生、成長,大學學習文學,於90年代移民溫哥華,一度為生存棄筆。但始終,早年的文學訓練所賦予的滋養,不斷地推動他反思人的文化歸宿及命運輪迴,「我會思考,當中西文化發生衝突時,我們如何從中得宜?能否脫離祖輩的文化傳統及土壤?什麼是家園?離開家園是一種背叛抑或精神解脫?我希望藉由文學,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李廣田表示,「青春成長小說」這一文體最早從德國興起,大部分是採第一人稱,表達一個人在經歷童年、青年、成年三階段的過程中,對人生事務的覺悟,包括如何在內心情感/與外部世界的衝突中覺醒,找到自己的文化歸宿。該類型小說的典型代表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

自構思這部跨界處女座開始到完成,李廣田花了8年時間,「在中國的經歷,一直令我思索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們每個人是否都在繼續延續著父母的命運?如果對此不滿,可否有所突破?」

李透露,該作品結構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現主角在文革中的經歷對其思想、身體及家庭關係的全方位摧殘;第二部分寫到在鄧小平主導的改革開放後,主角通過進入英文世界開啟心智,在衝突中找尋自我;第三部分則在靈性層面討論文化優劣論的荒謬性。

在面向西方讀者時,李廣田相信,雖然寫的是中國的故事,但濾鏡是跨越文化的、雙重的,「不管是中西,都生活在一片藍天下,都能找到自己的命運」。李強調,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所以小說觸及的是文化、靈性面,「我絲毫沒有貶低中國文化,書中外婆這個角色,就是我對中國文化的解釋和眷戀。」

更多加國新聞二
協助加人減通脹壓力 聯邦可暫停徵汽油稅
【明報專訊】汽油價格達到破紀錄的高水平下,推高了通貨膨脹,有經濟學家指出,聯邦政府可輕易透過暫停徵收汽油稅,來幫助加拿大人節省每公升10仙的... 詳情
錯誤經濟方針蠶食加人收入 一意孤行將助長通脹
【明報專訊】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在周日播出的加拿大廣播公司(CBC)Rosemary Barton Live節目專訪中,不斷說她明白國人在高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