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視新法 保障族裔住廉房 律政廳長允配合市府警方振興華埠
【明報專訊】《反種族主義數據法》周四正式成為卑詩省法例,目標是消除公共部門系統性種族主義,讓不同族裔人士能平等享用政府項目及服務。至於華埠頻生的塗鴉破壞歧視行為,律政廳長尹大衛(David Eby)稱省府希望藉着建立華裔博物館等措施,配合市府、警方及商界的共同努力扭轉局面。
省府今年5月2日引入的《反種族主義數據法》在省議會獲一致通過,並於本周四獲得御准。律政廳長尹大衛、反種族歧視項目議會秘書辛若那(Rachna Singh)及省議員姚君憲(Henry Yao)昨日為亞裔傳媒舉行記者會講解詳情。
尹大衛表示,通過《反種族主義數據法》蒐集的數據,將揭示政府項目中存在的障礙,因此也希望它能提供關於本省住屋項目的建議,以確保不同族裔社群能同樣受益,避免將某些社群排除在政府資助住房計劃之外。
他特別提到去年天恩頤安院出售事件,最終省府斥資購入這個位於片打東街(E. Pender St.)333號的物業,令長者不必另覓居所,並指明白他們與唐人街社區有緊密聯繫,事件提高了卑詩房屋局敏感度,以確保能回應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訴求。
至於近年華埠塗鴉破壞事件頻生,尹大衛稱知道唐人街正努力從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隨着人流量增加,社區發展也變得積極,但破壞行為仍在繼續,「那些美麗的壁畫幾天內就被塗鴉污損,我也聽說了早前有長者被人以防熊噴霧襲擊,這對社區來說非常令人不安。」他指會與公安廳長范和富(Mike Farnworth)及華埠商業促進會負責人會面,討論如何從省級層面合作支援華埠。
尹大衛也提到由省府資助於華埠建立的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我認為藉着這個博物館,加上社區、省府、市府、警方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扭轉華埠局面。」
他稱已聯繫溫哥華市長甘迺迪(Kennedy Stewart)討論華埠治安問題,對方解釋了溫市府正採取的措施,「省府、市府、警方和商人正合力制定框架。」
省府為了收集年齡、性別認同及族裔等交織性人口統計數據,以消除公共部門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及更有效識別互相關聯的問題,例如經濟狀況、就業、醫療保健、教育及房屋等,政府正與原住民及不同族裔背景的社區合作。
反種族歧視項目議會秘書辛若那(Rachna Singh)表示,省府明白由於政府殖民主義和壓迫少數族裔的歷史,部分少數族裔不願分享個人資料,因此省府會與原住民、黑人及少數族裔合作,尋求方案以安全蒐集其自願提供的數據,「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以社區成員為我們工作的核心。只有與社區合作,我們才能彼此互信,並建立真正能支持卑詩省每個人的變革性計劃。」
反種族主義數據委員會將於今年夏季成立,辛若那指大部分成員將會來自不同族裔背景,與政府合作共同確定研究重點及如何蒐集數據,卑詩統計處年底會進行自願性人口調查。這項調查的統計數據與研究重點將於明年6月公布。
法案將規定需有措施保護數據並確保資料用於幫助社區,政府部門需按照要求遵循共享數據的指引,並每年公開發布資料,以支持和促進種族平等。
公民服務廳長畢麗莎 (Lisa Beare) 表示,透明度和問責制均是這項立法的核心,「社區一再告訴我們,不要將這些數據用於進一步延續現有的危害或無意中造成新的危害,這一點非常重要。」她指原住民和少數族裔在當中每一步的參與,都可讓他們知道為何要蒐集數據,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數據來消除障礙、改進項目和消除系統性種族主義。
省府將繼續與原住民和少數族裔社區合作,支持實施《反種族主義數據法》,消除系統性種族主義。這項新法案是省府反種族主義工作一部分,旨在為每個人建設一個更好、更共融的省分。
https://youtu.be/JBspTu5YDKw
target="_blank">youtu.be/JBspTu5YD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