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地契歧視條款 西溫踢給省府處理
擬城鎮聯盟年會上動議立法解決
【明報專訊】西溫市議會通過方案,就處理卑詩土地業權上含歧視性條款的問題,打算在卑詩城鎮聯盟(UBCM)年會上提出動議,要求由省府去刪除地契中針對華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歧視條款,負責監督相關事務的卑詩省土地及林木廳周二回應稱樂見其成,但未有承諾會依樣畫葫蘆。在約90年前開發有關物業的公司指,正在研究有否其他法律途徑去處理。
就刪除地契上,屬歷史遺留下的歧視性條款爭議,卑詩土地及林木廳周二通過電郵發表聲明稱,土地業權中的歧視條款是不可接受的,在全省各地的土地產權上沒有立足之地,該部門正致力探討可以做什麼來支持有關工作,包括未來立法修訂條例。
該廳部沒有提供有關這些變化的具體細節,指稱部門已得悉有關問題將於今年秋天舉行的卑詩城鎮聯盟大會上提出,但部門沒有進一步承諾會應西溫市議會要求行事。
卑詩土地註冊處(LTSA,俗稱田土廳)發言人弗雷澤(Janice Fraser)在另一份電郵中稱,有關條款的問題,共牽涉220萬份土地產權以及數以百萬份紙本、微縮膠片和數碼格式等檔案紀錄。該部門已開始一項多年計劃,將所有紀錄以數碼方式存檔,並正跟西門菲沙大學(SFU)合作,研究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軟件來加快從文件中找出歧視字句。
西溫市議會開會討論有關問題源於一個月前,該市華裔業主有意在區內持有的土地上重建房屋,市政廳要求業主必須先從田土廳取得一份附加在該物業的限制性契約,才可審批其建築許可。不過,該業主其後發現該契約上包括一項條款,註明該類物業不得出售或贈予、出租給非裔或亞裔人,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任何亞裔或非裔人士不得出現在該物業附近,僕人除外(圖)。
儘管有關條款實際上已經不再具法律效力,只屬歷史遺留問題,但業主不能接受有關條款仍存在於地契上,發起網上聯署,促請市府採取行動,有關請願書已獲得4500多人簽字。
西溫市府職員最近發布一份報告指,要在區內土地業權契約中找到相關歧視條款,當局需花費約100萬元。該等條款雖早在1978年已禁止執行,但居民得悉後仍感到不安。報告補充說,鑑於該等歧視條款也在其他城市存在,因此任何修訂均需勞煩省府去做。
該類物業所在的一大片土地早於1931年,由一間私人發展商購下和發展。業主昨日接受媒體Postmedia訪問指出,儘管其知道其他城市正爭取取消有關條款,但西溫的處境獨特,認為市府可向當年的發展商尋求協助。
該公司總裁克羅爾(Geoff Croll)回應,公司在刪除該類條款上擔綱一角色,而公司現正對公司開發的所有物業進行辨別,查看哪些物業包含類似歧視條款,並會與田土廳分享有關信息。
公司亦在研究,若果省府無法授權田土廳去刪除這些冒犯性字眼,公司能否有其他法律途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