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獻計增華埠人流 倡周日免費泊車3小時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議員向市議會提出動議,建議市府修例推出試驗計劃,給華埠路邊泊車位和由市府擁有的停車場,在周日提供最多3小時的免費泊車,從而吸引人流到唐人街消費。
該動議是由市議員鄭慧蘭(Melissa De Genova)提出,準備下周二呈市議會討論。她於動議書中列出多項應提供免費泊車的考慮,包括指溫市府於2017年開正式申請將華埠列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上,為了振興唐人街,市府亦於同年成立一個由社區代表等出任的傳承督導小組。
她亦提到,商戶、組織和持分者認為華埠缺少免費停車位給該區的經濟繁榮及吸引消費者造成障礙。此外,她亦以列治文或私人停車場作比較,指列市等提供消費顧客免費停車位,這給華埠商戶形成競爭。
鄭慧蘭指出,華埠店舖及建築物外的大門及玻璃窗等經常被破壞,而珍貴的歷史地點,包括中山公園等也曾被塗鴉,於一些公共藝術品和壁畫等,塗鴉上還包括仇恨性及反亞裔的內容。
她提議,市議會允許職員修改市府有關停車咪表的附例,目標是在今年5月前修改,讓華埠區內的路邊咪表位可在周日免費最多3小時。除市府路邊位外,在唐人街由市府擁有的停車場,也應同樣在周日提供免費最多3小時泊車。
若獲得通過,意味在奇化街(Keefer St.)的華埠停車場也可推行試驗計劃;該停車場是由溫市府擁有,透過EasyPark管理。
她解釋指,她提出免費泊車動議是要回應華埠商戶及區內組織的訴求,以此吸引民眾重回唐人街。她說:「民眾害怕在華埠停車不只因為暴力或感到不安全,還因區內比溫市其也部分地區的泊車費貴。」提供免費泊車的目的也不只是支持商戶,也期望可增加街上的人流,而只免費3小時應更可鼓勵車位流轉率,該限制可確保汽車不會全日都泊在同一個位內。
動議要求推行該免費停車試驗計劃外,也建議允許職員以目前有關泊車收入作出開支估算,職員在明年5月向市議會進行匯報及建議。
鄭慧蘭亦建議,應指派職員與社區內的商戶及組織等合作,透過溫哥華市警的參與,合力定出華埠哪些區域其暴力罪案、財物失竊、破壞及塗鴉最猖獗,並引入阻嚇措施,如額外照明系統和保安鏡頭,該部分的時限目標為今年7月。
此外,動議也建議市府職員亦應就上述仇亞及暴力等罪案如何影響到溫市申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進行研究及在今年第四季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