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最東市惠州 8招融灣區 擬加快與深圳同城化 便利港人就業
【明報專訊】大灣區面積第二大及最東部城市惠州擬加快與深圳同城化步伐、積極參與灣區建設,近日提出實施「深度融深融灣」專項行動,涉及交通、產業等八大部分,包括參與廣州、深圳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對接,加強惠陽與深圳龍崗、坪山區對接,並推出便利港澳人士在當地就業生活的系列措施,力求加快與穗深港共享灣區盛宴。
明報記者 劉曉宇
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月15日審議通過《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包括八大部分共33條舉措。據惠州市大灣區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此次工作安排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包括規劃互接、交通互聯、產業互補、科技互興、人文互融、生活互惠、平台共建、機制互通八大專項行動(見表)。
交通互聯 產業互補 科技互興
交通互聯方面,工作安排提出推動深惠交通基礎設施佈局整體謀劃,推動將惠州南北市域(郊)鐵路及深惠跨市軌道交通納入《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同時,積極參與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包括加快廣汕高鐵惠州段、與深圳市共同推動深汕高鐵惠州段建設,以聯通周邊城市;並提出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現代物流產業基地。為促進產業互補,惠州擬加快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打造世界水平數碼產業基地,加快建設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深入推進廣佛惠超高清影視和智能家電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建設;年內惠州亦將發布「3+7」工業園區產業地圖(即3個國家級工業園區及市內7個縣區各新建一個千億產值級別園區),全市計劃推動工業項目建設1200宗以上。
為建設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惠州將實施科技互興專項行動,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及爭取設立大灣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惠州分中心。另外,惠州亦有意將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成惠港惠澳合作重要承載區,承接大灣區產業、資金、技術、人才外溢;並加快建設港澳青年科創園,並成立智慧區發展建設基金,吸引港澳企業、人才與資本。此外,惠州亦有意借鑑橫琴和前海的創新經驗,加強與香港交流合作,推進建設有港惠特色的產業合作平台。
借鑑橫琴前海 加強與港合作
深圳和惠州同位於珠江東岸且緊密相連,兩市融合發展的話題由來已久。近年惠州逐漸成為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地,去年共引進深圳項目118宗(其中高新技術企業92宗),佔全市過會項目的36%。去年11月底,惠州市在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即參與大灣區建設、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此次《工作安排》是對行動的細化落地和任務分工,成為今年惠州融深融灣的「施工圖」和「任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