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公共衛生難合理化所有事 學者籲制定政策多慮道德倫理
【明報專訊】本港發現寵物店荷蘭進口的倉鼠帶有Delta變種新冠病毒,支持人道珝嶺僊囿煽鉹j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稱,基因測序發現寵物店病毒基因與去年12月捷克爆發的基因序列最接近,但多了一個「D427G」特殊突變,暫不知傳播性或毒力,如不盡快阻止傳播,可能蔓延香港、內地和海外,導致災難。袁稱最安全的方法唯有忍痛犧牲倉鼠。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副總監鍾一諾認為,「不是為了保護公共衛生,就可以合理化所有事」。
發現突變 袁國勇:犧牲倉鼠最安全
鍾一諾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時除考慮市民健康,亦要考慮政策成效、比例、必要性或替代方案。鍾解釋,倉鼠及其他小動物是寵物,與人類已建立關係,是次大規模人道珝擭d物,與過往禽流感殺雞不同。他認為制定政策時應多考慮道德倫理,例如「殺2000隻(動物)會不會過髐鶠v、本港能否做到動物隔離或有否替代方案減少市民不安。
鍾認為若本港沒足夠資源做到動物隔離,政府應增加設施,「如果有足夠配套就唔需要行到今時今日呢步」。他續稱,有微生物學家提出交出倉鼠的建議,但有關學者集中研究微生物傳播問題,提出有關建議「一點都不出奇」,但重申不能忽略人類與寵物的關係。
袁稱漁護署沒足夠設施檢疫動物
面對網上湧現殺倉鼠批評,袁國勇昨表示,倉鼠是很多人喜愛的寵物,他能理解動物愛護者難過之情,但為防疫他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和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都贊同今次的艱難決定。袁國勇稱,倉鼠感染後未必即發病,也未必有明顯病徵,但會釋放大量病毒,病毒量一般在7日或以後才降至低水平。他說核酸檢測和疫苗主要針對人類防疫,用在倉鼠的經驗很少。
對於檢疫倉鼠,袁國勇說已染疫動物不能簡單養在普通籠內「隔離」,而需獨立空氣循環系統,但漁護署沒足夠檢疫設施、人力和測試能力。
對於倉鼠主人受極大創傷,袁國勇稱,倉鼠也是生命,完全能夠理解市民的痛心,但面對全新情G,需謙虛學習如何應付。他說兒童失去倉鼠而傷痛,家人除多陪伴和解釋,亦應明白大流行是因為人類沒愛惜大自然,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存和棲息地,以致病毒進入人類,甚至是寵物,最後要犧牲這麼多倉鼠的性命。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