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fun一fun:緬甸男孩要修行
【明報專訊】「Welcome to the golden land」(歡迎來到黃金之地)是某國家著名的旅遊標語,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古時有地區稱金色土地(Suva??abhūmi,譯作素萬那普),那裏佛教盛行。「金色土地」部分位於今天的緬甸,大多數人信奉佛教,佛塔處處。生長於緬甸北部城市密支那的華人王治澤說:「緬甸最令人印象深刻是四處的佛塔。」佛教文化對緬甸影響非常深,不少傳統習俗都由佛教衍生出來,例如男孩至少要把頭剃光、剃度出家一次,才會被認為是真正的人呢!
一般人在假期的時候……
要去玩
緬甸男孩在假期的時候……
趁放假去寺廟短期出家
什麼是出家?
出家在佛教的概念中,指離開家庭、到寺廟修行,這些人稱為「僧人」;未滿20歲出家,稱為「沙彌」,一般為男性。女性則會「做功德」,即做行善積德的事。
緬甸月月有節日
王治澤說:「我喜歡在緬甸過節,大節日有多天假期。」原來緬甸每個月都有節日,節日都記在緬甸的月曆「緬曆」上,是當地傳統的曆法表。當地最大的節日是每年4月的「潑水節」,王治澤說:「(西曆)4月在緬曆中,是每年的第一個月。」潑水節是當地新一年第一個月的節日,就像香港的農曆新年。其實每個月的節日都與佛教有關,如4月潑水節、10月點燈節等是大型節日,較重要節日的假期由數天至10天不等。
◆知多點
潑水節和點燈節
潑水節又稱「緬甸的新年」,每年4月(緬曆1月10日至14日)有連續數天活動,例如沐浴禮佛、用清水互相潑灑等,意思是將過去不如意的事洗去,祝願有美好的新一年開始。
點燈節則在10月(緬曆7月15日),寺廟和家家戶戶都會點燈(如燈籠),在街上搭燈棚、掛燈泡等,因為人們相信亮光能把佛陀重迎人間。
◆知多點
放假出家去
緬甸傳統認為男人一生至少出家一次,才算得上為人。雖然這不是強制,但當地家長會趁長假期,帶男孩到寺廟短期出家,女孩則隨家人到寺廟幫忙做功德。王治澤有同學曾多次在假日出家,他解釋:「大家在節日都會玩得很高興,人們會喝酒玩樂,但也因此有可能出現醉酒鬧事的情况,因此只要有假期,家長便安排孩子短期出家。」原來家長認為孩子在寺廟最安全呢!王治澤又說,當地父母一般會待孩子念高小、初中較強壯時出家。
王治澤念初中時曾短期出家,並剃光頭。他分享修行的過程:每天學習靜坐、念經,一天只吃兩餐,早餐及午餐都要簡單清淡,下午之後只能喝流質的飲料,例如果汁等。
◆知多點
修行
修行是通過日常身心鍛煉,讓個人參悟、了解人生道理的過程,一般來說,修行原則以飲食簡單、生活簡樸為主。不過,並非所有佛教寺廟都設「短期出家修行」。佛教有不同支派,例如華裔的寺廟是大乘(或稱漢傳佛教)佛教、當地其他寺廟則為南傳佛教(或上座部佛教)。王治澤說,南傳佛教寺廟才有短期出家修行,雖然王治澤前往的是華裔寺廟,由於入境隨俗,也會有短期出家修行的傳統。
出家是福氣
緬甸深受佛教影響,僧人備受尊敬,並認為出家能為自己及家人帶來福氣,因此在緬甸男性心中,出家是人生必須做的事,雖然沒有強制規定,但信奉佛教的民眾都相當願意。出家的時期不一,可短至一星期,或一生當僧人。
佛塔處處
緬甸的假日藏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傳統活動都與佛教有關,就連日常在街上所見之物,都「與佛有緣」呢!王治澤說:「在緬甸,佛塔真的很多。」現於台灣留學的他說起台灣同學總會把緬甸和越南搞混,他便說緬甸有其特徵,就是街上有眾多的佛塔!佛塔的興建各有原因,包括在佛塔擺放及供奉佛像。另外,在當地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一旦做了壞事,經捐贈及建成佛塔,過錯就得原諒,能「贖罪」。
◆知多點
萬塔之城
緬甸中部曼得勒省的蒲甘,曾經出現「蒲甘王國」,建立上萬座佛塔,故該城又稱為「萬塔之城」。現今該處保留了逾3500座11至13世紀建造的佛塔、寺廟等,於2019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緬甸(Myanmar)檔案
首都:奈比多
最大城市:仰光
官方語言:緬甸語
貨幣:緬甸元
特色:緬甸為多民族國家,有緬族、克倫族等。除了緬甸語,也有不少民族語言、華人也會說漢語。
●常識站
佛教
基督教、佛教及伊斯蘭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尊奉釋迦牟尼佛。佛教廣泛流傳世界各地,尤於東南亞、中國等地盛行,除了緬甸,泰國、柬埔寨等也有不少人信奉佛教,柬埔寨更將佛教定為國教。
●想一想
1. 你如何度過放假的日子?
2. 你想每個月都有慶祝的節日嗎?為什麼?
●關鍵詞
佛教 Buddhism
僧人 monk
節日 festival
佛塔 pagoda
文:鄭惠霞
圖: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常識天下 第2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