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單位增19% 本研社批政府帶頭
【明報專訊】本土研究社參考市建局定義,將實用面積小於260平方呎視作納米單位作最新統計,發現2020年納米單位增至2143伙,較2019年增加約19%,佔同年落成一手私人住宅總數10.3%。本研社表示,政府正推售的綠置居及下年推售的居屋項目都有不少納米單位,部分面積小至180多呎,批評政府帶頭違背提升人均居住面積的目標。
佔去年整體私人住宅一成
近年一手私樓市場納米樓增加,發展局長黃偉綸早前表示,會考慮在未來私人住宅用地賣地條款訂立單位最小面積限制。本研社透過屋宇署、地政總署及發展商的資料,統計面積小於260平方呎的新落成納米單位數量,發現去年共有2143伙納米單位落成,較2019年1805伙增加約19%,亦佔去年整體落成約20,888伙一手私人住宅的10.3%,即每10間新落成的一手私人住宅,就有1間是納米單位。
本研社統計並發現,去年涉及最多納米單位的私樓項目,為內地發展商琱j位於屯門掃管笏的「琱j·珺瓏灣」,共有604伙納米單位;之後是莊士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發展項目「弦海」,同樣位於屯門,共有233伙納米單位。
指政府未阻重建項目納米化
本研社成員陳劍青相信,未來仍會延續單位「納米化」的趨勢。他指出,根據過往統計,有大約三分之二的私人重建發展項目都有納米單位,質疑政府只在賣地條款設立限呎要求,未必能阻止私人重建項目出現更多納米單位。
他續表示,除了私人住宅市場,近年公營房屋單位亦出現納米化,包括目前房委會正推售的綠置居項目青衣「青富苑」,以及明年計劃推售的全新居屋項目,都有為數不少的納米單位,部分面積更低至180多呎,批評政府帶頭違背提升人均居住面積的目標,拖低市民的居住質素。他又以青富苑作例,大批納米單位至今未售出,反映這些單位根本無法滿足居民住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