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9
    星期二

新舊投資「錯位」 能源價C兩大因素

[2021.10.19] 發表

《華爾街日報》周日(17日)報道,近期全球對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需求大增,原因是不尋常的天氣情G和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導致各國能源短缺,包括中國、巴西及英國等。分析認為,能源價格狂C牽涉兩大背景因素,分別是化石燃料投資下降與新能源投資不足,反映即使各國已致力轉向再生能源,惟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仍在。

綠色能源支出需「提速」

報道指出,影響能源價格的其一因素是化石燃料投資下降。挪威顧問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顯示,2010至2015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支出平均每年約1000億美元,但在原油價格暴跌後的數年內,平均每年支出下降至約500億美元。國際能源署(IEA)上周三(13日)表示,今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總額將比疫情前下降約26%。IEA表示,在進一步下跌前,未來10年的投資都需保持在大致這個水平方可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巴黎協定》旨在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內。

供應鏈問題牽制各國轉型

在化石燃料投資下降之際,綠色能源支出的增長速度不足,正是導致能源價格狂C的另一因素。IEA報告指出,為滿足全球能源需求和氣候目標,2030年前,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將需要從今年約1.1萬億美元(約8.58萬億港元)增至每年3.4萬億美元(約26.5萬億港元),否則「全球沒有足夠投資來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政策及需求軌[的不確定帶來很大風險,能源市場未來很可能面臨劇烈波動期」。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本月31日舉行,各國領袖旨在加速清潔能源轉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然而,此類談判牽涉複雜的核心問題,包括富國是否要資助貧國推動轉型,供應鏈問題也牽制各國在風能和太陽能發展普及的速度。以太陽能電池板為例,目前大部分都由中國的燃煤電廠提供能源作生產,中國的多晶矽(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原料)供應量在全球佔比超過四分之三。部分西方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嘗試將太陽能生產從煤炭中轉移出來,但此舉或提高太陽能成本。(華爾街日報)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