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星期二

文本細讀:心理描寫的手術刀

[2021.09.28] 發表
《幸福陰影之舞: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4》

【明報專訊】網絡潮語「你懂的」之所以流行,因為人多少也有心照不宣的說話。經過後天的規範和教養,人內心複雜的想法和感受過早馴化為所謂正確的觀念,虛偽和扭曲於是產生,這是很多文學作品探討的主題。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小說像擺出讀心魔術牌,透過寫實的情境,掀開你內心想法,當你有一閃而過的念頭、渾沌未明的感受,她彷彿在文字中小聲跟你說:「你懂的」。她的小說〈蝴蝶的日子〉(Day of the Butterfly)不以巧妙新奇取勝,而是以如手術刀般精準的筆調,深刻剖析人物心理,給讀者帶來震撼。

■故事大綱

麥拉.薩伊拉剛搬到加拿大小鎮幾年,就讀小學六年級,根據作者描述的外貌,女孩應是美洲原住民。她的弟弟吉米剛升上一年級,會尿褲子,又被同學欺負。當時民風保守,男女學生下課時間分開活動,麥拉忙於照顧弟弟,被同學冷落漠視,他們常常出現在學校中間狹小的後廊上。

老師發現這境G,勸班上同學對麥拉好一點。一群女孩子就虛與委蛇,假裝配合,對麥拉講一些違心的關心話,並帶有嘲弄的口琚A如此一來,就從冷漠變成欺凌了。一天,「我」上學遇到麥拉,「我」感受到麥拉想親近自己,這種虛榮使「我」和麥拉攀談起來,並送了麥拉一個蝴蝶別針。此事過後,礙於友儕壓力,「我」其實並沒有把她視為朋友,麥拉卻一廂情願地以為「我」真心對她好。

未幾,麥拉因患白血病住院,同學們煞有介事一人準備一份禮物到醫院探望她。老師知道她餘下的日子不多,即使不是麥拉生日,也要同學幫她慶生,同學像接了重大任務一樣,演技浮誇地去探病。整個探病過程就在喧鬧歡樂、帶有詭異和尷尬的氣氛落幕。大伙兒離開時,麥拉叫住「我」,送了其中一份禮物——女孩子最喜歡的化妝套裝盒給「我」,「我」不單沒有感謝,作者更突兀而精準地捕捉了「我」當下的念頭——想叫弟弟拆爛這份禮物。最後,「我」剛好藉蚋撠|的響鈴,匆匆向麥拉道別,故事到此結束。

分析

一段看起來極平凡的故事,折射出不同面向的解讀,挖掘出深刻的主題。礙於篇幅有限,以下就兩個重點賞析:

1. 少年眼中成人的行禮如儀

他(吉米)常常沒能及時找到麥拉,那小小的鈕扣棉褲上就會出現一大塊深色的污漬,麥拉就得去問老師:「拜託我可不可以帶弟弟回家一下?他尿褲子了。」

……我們的老師是一位溫柔而情緒內斂的年輕女老師,戴茠鬫漜荇堬棺銵A此時表現出生硬的關切,舉手投足有些像長頸鹿,她在一張紙上寫了幾個字,拿給麥拉看。麥拉用不確定的語氣唸道:「我弟弟出了點事,拜託,老師。」

小說中的老師,由一開頭到最後組織探病活動,儘管動機是好的,卻處處因為依例行事,反而造成反效果。

「舉手投足有些像長頸鹿」這種直觀近乎武斷的比喻,出自小學六年級的「我」口中卻恰如其分。長頸鹿體型巨大,動作明顯沒半點隱藏,反映老師做什麼事都要合乎規範的模樣,並帶有意圖示範的效果。

我們全都舉起手來。達令老師拿出拼字成績表,挑了前十五名,十二個女孩子和三個男孩子,結果那三個男生不想去,她又挑了接下來的三個女生。我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但或許就是這時,麥拉.薩伊拉的慶生會(按:即探病)突然成了一件時髦的事。

不去探病的同學就要留在課室看補充閱讀,最後以拼字成績為挑選探病同學的標準,這種瞎湊合的辦法,讓讀者知道,是老師的反應和安排令事件變質。探望麥拉一事,由表達同學之間的關愛,變成一場流於表面的荒誕行為。

2. 青少年善惡並存的心理

我們面對蚢F令老師,一臉恭敬,泰然自若,心媢鵀o這種假想的問題感到無聊。然後葛蕾蒂絲(按:一位大姐頭同學)開口說:「麥拉不能跟我們出來玩呀,達令老師,她要照顧她弟弟!」

小六學生已經懂得陽奉陰違了,懂得圓滑表達,而且作者在前文的人物描寫中,曲折地表達出這些女孩可能由於種族外表不同而疏遠麥拉。這種隱晦的氣氛藏在小說不同細節堙A讓讀者自行細察,流露出孟若的人文關懷。

麥拉不時會稍稍轉過身。我也經常像那樣閒晃,就是想跟走在後面的受歡迎的女孩子一塊兒走,又不敢直接停下來等。這會兒我想到或許麥拉正對我做一樣的事,我不曉得該怎麼辦,我可不能被撞見跟麥拉一起走,而且我根本也不想——但另一方面,她那樣謙卑、期盼的轉身所帶來的虛榮並非完全沒影響到我,我沒法忍住不去扮演一個專為我打造的角色;我感到一股自覺的善心,愉悅地泉湧而上,因此腦袋還沒想清楚便開口嚷道:「麥拉……」

此處稍長篇幅的的心理描寫:青少年友儕認同心理、被喜歡的虛榮心、亦假亦真的善心、施捨的愉悅,幾乎可說是孟若招牌式手術刀般的心理描寫示範。

■問題

思考題

篇名中「蝴蝶」有什麼意思?

「我」送給麥拉的蝴蝶別針,包含了「我」對麥拉複雜的感受:本來覺得是締結友誼的開端,但在友儕的壓力下,還是有點嫌棄她。

奪星題

為什麼「我」不想碰麥拉送的禮物,想讓弟弟拆爛它?

這是作者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大致有以下可能:

1.由集體歧視麥拉到集體憐惜她,「我」對這種虛偽反感;

2.在「我」看來,麥拉因病得到「勝利」,被虛偽的關心簇擁而不自覺成為施捨者,「我」因而感到十分不自在。

孟若想告訴我們:不是發自真心的同情,是虛偽的表現,有時甚至窒礙了坦誠的溝通交流。

■書名:

《幸福陰影之舞: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4》

作者:艾莉絲.孟若

Alice Munro

譯者:汪芃、黎紫書

出版社:木馬文化

簡介:

艾莉絲.孟若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小說媟t藏蚢麊懋|議題的關注。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1931-)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有「當代契訶夫」之稱。她和契訶夫都善於調動不同的敘事觀點(如契訶夫《萬卡》混合第三人稱和全知觀點),但孟若筆調較冷峻。

文:雷國威(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中文科教師)

[星笈中文 第037期]

更多教育
實用寫作:評論文——評之以理
【明報專訊】■題目 試以中四學生朱鈺嵩名義,撰寫一篇刊登於杏壇中學學生留言板的評論文章,就烹飪學會的活動計劃內容提出看法。 【資...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