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七成環保餐具沒列成分 3款含類膠物料
【明報專訊】「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公眾諮詢明天完結,環保協進會上月在市面抽查25款聲稱「綠色」或「環保」的即棄餐具,當中64%標榜使用「100%植物製」或「100%天然物料製作」等字眼,惟整體72%沒列明成分,3款產品更含有與塑膠類似性質的聚乳酸(PLA)及澱粉合成物,亦即政府考慮納入的管制類別,反映坊間對塑膠合成物定義各有不同。環保協進會認為未來規管即棄膠餐具,必須強制生產商列明即棄餐具的成分,以免餐飲業在選購餐具時無所適從。
環團促製標籤 強制列明成分
環保協進會總監邱榮光指出,含PLA或澱粉合成物的即棄餐具需特定環境才能降解,該會抽查即棄餐具的結果發現,部分產品標榜無塑,但含有PLA或澱粉合成物,故認為管制即棄膠餐具同時必須設立環保餐具標籤,生產商須列明即棄餐具的成分資料,如原材料、添加劑及合成物等,讓餐飲業界在政策實施後可清晰地選擇替代品。
憂餐廳採類膠餐具 倡清晰定義
他又稱,政府管制即棄膠餐具的諮詢文件,並未為即棄膠餐具制訂定義,擔心會有餐廳採用較耐用及可重用的聚丙烯(PP)餐盒,企圖避過規管,當局必須為即棄膠餐具制訂清晰定義。
邱表示,政府計劃於2025年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惟垃圾收費最快於2023年實施,認為應盡早落實管制即棄膠餐具,實施日期應較垃圾徵費更早,否則市民可能因未有足夠回收設施下加重支付垃圾費的負擔。他促請政府增加更多回收點,以回收膠餐具的替代品,同時必須加強監察,避免有環保餐具生產商魚目混珠,聲稱膠具以天然物料製造,當中混入人工合成物,影響回收物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