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用電子發選票 馮驊:不記錄選民獲發哪張選票
【明報專訊】選管會昨公布選委會選舉活動指引,由於選民大減至約8000人,選管會主席馮驊稱為善用公共資源和人手,決定將投票時間由過去15小時縮減至9小時,由上午9時至下午6時,適用於9月19日的選委會選舉和補選。是次選舉首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出選票,馮驊強調系統只會記錄發給投票人選票數目、種類,但不會記錄投票人獲發的是哪一張選票,以確保投票保密。馮又強調票站內沒人臉識別裝置。他稱,電子派票有更大靈活性使用發票櫃枱。
投票時間縮至9小時
選舉事務處人員昨示範使用電子派票,選民取票時須提交身分證,發票人員掃描後選民可從顯示屏看到自己姓名、部分身分證號碼,和獲發選票種類(見表);系統亦能識別重複取票。馮驊稱選管會非常重視電腦保安,票站平板電腦不會儲存選民資料,系統連接到儲存資料的政府雲端伺服器,須兩名指定人員雙重加密才能存取;至於實體電腦保安,他稱過去曾遺失電腦,會在票站做「鎖櫃措施」。
「特別排隊安排」供長者孕婦等
今次選舉會有「特別排隊安排」供有需要者使用,對象包括年滿70歲者、因身體狀况而難以長時間排隊者及孕婦;票站設座椅供人休息。
因應新冠疫情,工作人員倘發燒不可執行選舉職務,需長時間留在投票站和點票站的候選人和代理人,倘發燒不能內進;投票人因只會短暫逗留,發燒者可以投票,但須到較隱蔽處的特別投票間投票。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稱,以往本港的投票時間為15小時,「世上數一數二長,其實沒有必要」,尤其選委會選民大減,認為9小時已足夠,她亦建議立會選舉減兩小時。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在人數甚少的選委會選舉中,減選舉時間並非太大問題,但若日後有其他選舉沿用同樣做法,相信很多人的投票權利會受影響,亦與政府不欲投票率低落的想法背道而馳。以往選舉事務處曾發現遺失電腦,對於電子派票安排,羅健熙稱負責員工「要記得拎走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