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牛津研究:溝針更好保護 最理想先阿斯利康後輝瑞
英國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民眾在第一、二劑混合接種不同品牌的疫苗,對新型冠狀病毒可有更好的保護,即是「溝針」可以有更好免疫反應。「溝針」可以紓緩新冠疫苗供應,是科學家積極研究的課題。牛津大學公布最新的研究發現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加輝瑞疫苗,誰先誰後也好,對抗未變種的新冠病毒效果都勝過接種兩劑阿斯利康疫苗。
而最理想的「溝針」次序是先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再在4星期後接種輝瑞疫苗這個組合,令T細胞有最強的免疫表現。抗體濃度亦比「先輝瑞後阿斯利康」來得好,但如果想得到最多抗體始終是接種兩劑輝瑞疫苗,不過T細胞免疫反應,不及「溝針」效果好。
今次的研究涉及830名50歲或以上成年人,研究結果已經初步在《刺針》發表,待同行審查。
負責研究計劃的學者指出,調查未有否定英國政府現時為民眾注射兩劑同款疫苗的做法。英國政府醫療官亦表示,在疫苗供應充足下,無理由改變現時疫苗接種政策。
研究同時提出,兩劑阿斯利康疫苗的接種時間相隔愈耐愈好,最長可以相隔10個月,而接種了兩劑阿斯利康疫苗後,相隔半年再注射第三針,可提升免疫反應。
研究又顯示,若阿斯利康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的施打間隔拉長到10個月,接種民眾體內的抗體濃度會更高。研究人員也首度指出,若民眾再接種一劑加強劑,將能獲得更強的免疫反應,並增強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
在變種病毒肆虐的情況下,民眾擔憂拉長疫苗接種間隔是否會影響保護力。目前多數國家建議的阿斯利康疫苗兩劑施打間隔為4至12周。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