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非本地培訓醫生 醫專倡獨立第三方參與審批
【明報專訊】港府提出《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免執業試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負責評核專科醫生培訓水平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其新任主席梁嘉傑昨日首開腔回應,認為在政府方案外,應另有獨立第三方專業機構參與審批來港醫生是否適合在港工作;他們任滿5年獲正式註冊前,亦應有第三方參與審批水準,讓公眾和業界對新的引入醫生機制更有信心。梁嘉傑說,醫專已去信食物及衛生局提出上述意見,當局稱將會交立法會討論。
當日後引入「特別註冊」非本地培訓醫生時,梁嘉傑說,僱主招聘的同時,應由無利益衝突的第三方機構參與審批,「可能有人會覺得醫管局會否因急需人手而很想聘請這類醫生,有第三者參與能予業界和市民信心」。
稱委會僅評學院水平 非評個人
政府方案限制僅認可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才能經「特別註冊」來港,是否代表這限制仍不足夠,梁嘉傑解釋,特別註冊委員會提出的認可醫學院名單是看學院整體水平,而非看個別畢業生水平,例如有關畢業生的工作經驗、其他更好學歷等都應該看,「除了因為你是在某間醫學院畢業所以請你,應該有機構參與篩選過程,不希望有任何人覺得僱主會有例如人手缺乏的原因而出現利害衝突」。
政府方案下,獲專科資格的「特別註冊」醫生,在公營機構工作5年並獲僱主滿意,就可獲正式醫生註冊。梁嘉傑同樣認為有關的工作評核應有僱主以外的獨立和客觀審批機制,確保獲正式註冊的醫生能「獨當一面」行醫。至於獨立第三方的組成,梁嘉傑認為應由專業團體擔任,例如交由醫專是「絕對可以」。他又強調這非為製造關卡,有關機構亦不應是監管機構角色,只是參與討論,以達至大家同意的結果。
食衛局回覆稱收悉醫專意見,就有關特別註冊醫生的評核,正與4間公營醫療機構及醫專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