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華、北院重建須用組裝法 改設計或延誤 已招標啟德醫院將應用 工程界憂日後內部難改用途
【明報專訊】政府力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去年發出工務技術通告,要求指定建築物採用,除逐步用於興建住宅、宿舍等,醫院也是指定建築物之一。據了解,啟德醫院和將軍澳中醫醫院已招標,部分須以MiC興建,預計兩項目6月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有醫管局成員透露,已完成設計的廣華醫院二期和北區醫院等數個重建項目,同被要求轉用MiC,關注項目須重新設計及可能導致工程延誤。有醫管局消息人士及工程界擔心,MiC未必能完全應付醫院的多種需要,日後改動亦較傳統方式興建的醫院更困難。
明報記者 馮樂琳 朱韻斐
發展局去年發出工務技術通告,自2020年4月1日後招標、政府基本工程計劃下的建築物,例如學校、宿舍、醫院等基本工程,若樓面面積超過300平方米,須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發展局稱,若因特殊情G未能採用,可按機制申請豁免,現約60多個工程項目會採用組裝合成。
有工程業界消息稱,啟德醫院約一周前截標,採用得愈多MiC,標價較高亦可中標。該消息人士相信,通常並非全幢醫院都能以MiC興建,「羆捋搨n做到好垂直好正,石屎做得企理齱v,加上醫院內部隨時要改用途,質疑每個箱負重不同,「日後改動係咪咁容易呢?」有醫管局消息人士關注,醫院一般預期要用50年以上,MiC興建醫院能用多久會是考慮因素之一。他又稱,已展開的工程難臨時改用MiC,因涉及額外開支。
廣華二期用MiC 測量師憂連接問題
資深屋宇測量師、醫管局大會成員林濬表示,已設計的醫院重建項目若轉做MiC,需放棄原設計,浪費設計費亦可能造成延誤,他稱廣華醫院二期和北區醫院工程等數個醫院重建項目已完成設計,都被要求轉用MiC,對此「非常關注」,認為重新設計或浪費數以億元設計費,工程也可能延誤兩年或更多,影響病H供應速度。
林濬以廣華醫院為例,稱一期工程以傳統建築建成,若二期轉用MiC,擔心兩幢建築物連接問題。他認同新開展的醫院重建工程可考慮用MiC,但設計需避免組件間有空隙,否則影響負壓或其他氣流問題,部分如手術室、磁力共振設施亦未必能用MiC。林認為,醫管局在醫院重建上未有使用MiC經驗,不宜操之過急。
土力處前處長:醫院用MiC不划算
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認為,醫院病房、手術室設計有一定標準,可以MiC興建,但認為手術室不時需按時改動,MiC建成的手術室將較傳統方式建成的手術室困難很多。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認為,地盤打地基時同步可在廠房製作組件,可減少現場工人數目及工業意外,但在興建醫院若每個專科有不同要求和設計,價錢會很貴,「用MiC不太划算」。
醫管局:啟德醫院主部分傳統建築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啟德醫院地基工程等工序預計今年第四季起分階段完成,醫院主要部分已完成設計、畫圖及招標文件等,並將以傳統建築方式興建為主,部分設施採用MiC興建,至於兩種方式所需時間和費用之別,局方稱無具體數據,但按目前估算,「理應不會超支」。廣華醫院及北區醫院的建築顧問合約分別於2012年及19年招標,若現時加入MiC,預計顧問費須調整。
食物及衛生局表示,建築署設計及建造將軍澳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工程合約標書,已訂明投標者須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方式興建,標書仍在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