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1
    星期四

星級例子庫:生物保育

[2021.04.01] 發表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左)表示,市民及科研人員可從兩棲及爬行類動物自然藏品庫網站瀏覽不同品種的數據及相片,研究團隊亦計劃日後讓中小學生參觀藏品庫,以及借出樣本助研究。(嶺大提供)
張毅翔(右)說伊利沙伯醫院已啟用中央控制中心,監察全院病人、醫療儀器等的實時數據及警報器,以便醫護溝通及安排工作。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嶺南大學新設本港兩棲及爬行類動物自然藏品庫,至今已收集超過500個兩棲及爬行類動物樣本,包括全港九成二的兩棲類動物樣本,以及三成六的爬行類動物樣本,更有香港獨有品種盧氏小樹蛙。藏品庫有助保育工作,不少有關全球暖化對動植物影響的研究,均須比對以前及現代的樣本,例如隨氣溫慢慢上升,青蛙體型愈來愈小,或令牠們不太易生存。藏品庫收集的樣本可以提供數據,助政府制定更合適的保育政策。

■(現代中國)

少數民族

內蒙古2020年推行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將部分原用蒙語教授的課程改為漢語授課,引發多地示威和不合作運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2020年備案審查工作情况報告」中表示,有地方法規規定,各級各類民族學校應當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或本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法工委審查認為上述規定與憲法規定不一致,已要求制定機關修改。

■(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智慧醫院

醫管局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主管張毅翔表示,預計於3年內將18間主要醫院發展成「智慧醫院」,包括加設病人維生指數監察系統、病人資訊電子報告板等,現已在天水圍醫院及將軍澳醫院試行。公立醫院曾接連發生看漏肺片事件,因此計劃引入人工智能(AI)補漏,預料2021年第二季啟用,減低醫生「睇漏眼」的風險,亦能協助醫生分辨患肺癌風險及分析肺片腫瘤的惡性機率。

■(能源科技與環境)

回收園林廢物

本港每日平均產生約160至180公噸園林廢物,惟2019年回收率只有約3%。Y?PARK林?區位於屯門曾咀,預計於2021年第二季投入運作,每年耗資3800萬元聘承辦商將園林廢物破成木碎、木糠、木枋等,供回收業界使用。Y?PARK林?區首年的處理量預計約為1.1萬公噸,隨後會逐步增加至平均每年約2.2萬公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表示,處理中心負責將廢木破碎,只是做了一半,政府直至2022年才試驗將廢木材轉化成生物炭,預料吸納量有限,憂按政府目前公布的計劃,未能為園林廢物找到出路。

[通通識 第705期]

更多教育
樹汁製成楓糖漿
【明報專訊】不論是西式甜品店的班戟,還是茶餐廳的法蘭西多士,都會淋上大量甜甜的糖漿,彷彿糖漿才是主角。在不同種類的糖漿中,有一種糖漿取自楓樹... 詳情
真假fun一fun:加拿大楓糖
【明報專訊】楓樹是加拿大的象徵,加拿大國旗上便有一塊紅紅的楓葉圖案。來自楓樹的楓糖,製成清甜的楓糖漿也是加拿大名物呢! FACT CH... 詳情
時事常識大挑戰(國際):兒童眼中最受歡迎男星
【明報專訊】人們隨年齡、人生經驗而各有喜好,對事物的偏好也不一樣,美國「兒童選擇大獎」就是由兒童及青少年票選的歌影視頒獎禮,今屆最受歡迎電影... 詳情
【明報專訊】1.D  2.B、D  3.A、B、 C  4.B  5.A  6.A 7.A  8.... 詳情
世界幹什麼:「變臉」App與肖像權
【明報專訊】「變臉」App不陌生,最近內地「螞蟻呀嘿」的AI特效影片,利用「變臉」App技術,將照片中的肖像表情改變,並配上出自新加坡歌手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