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6月啟 學者憂不合作成風 培訓手冊:倘受訪者謾罵 或屬發泄對政府不滿
【明報專訊】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將於今年6月展開,政府統計處分階段招聘了1.38萬個臨時外勤工作人員,本報獲得一份統計處的「電子培訓習作」,給予統計員工作指引及建議,其中提醒統計員,個別受訪者的謾罵和批評,並非針對其個人,「而是可能對政府政策或部門不滿的情緒發泄或其個人問題」。指引亦列明,被選中的市民必須提供所需資料,否則屬違法,須罰款2000元。有多年做民調經驗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預期,由於市民對政府不信任,不排除有人採取不合作運動,「(政府)告得幾多?」他稱如這令普查結果出現偏差,會影響政府日後規劃。
明報記者 馮樂琳
手冊稱市民是「顧客」 需以客為本
本報獲得的「電子培訓習作」內容節錄自工作手冊,涵蓋範圍由統計員的職責、工作態度、遇到不同情G的指引。其中提到服務精神,稱市民是2021年人口普查的「最終服務對象」,即是「顧客」,統計員需持「以客為本」服務精神訪問;面對受訪者謾罵或批評,「可能是對政府政策或部門不滿的情緒發泄或其個人問題」,統計員只需適當地履行職務。
另有段落提到,法例規定調查員須將蒐集所得的資料保密,不可向未獲授權者透露,否則可被檢控,若統計員當值時遭警員截查,也要向對方解釋有關統計調查文件的限閱性質,並需要求警方發出便箋,確認沒有閱讀過文件的內容。
遇警截查 需警發便箋確認沒看內容
本報向統計處查詢工作手冊的內容與2011年時是否相同,統計處未有直接回應,稱該處正制訂工作手冊,並已因應最新情G更新內容。統計處又稱,按照《普查及統計條例》,所有指定人士必須提供所需資料,而統計處亦必須保密資料,「所有資料只用作編製統計數字,不會作其他用途」。該處稱遇有受訪住戶不願意提供資料,統計員會努力游說及解釋,根據過往經驗,住戶在清楚理解情G後一般都願意接受訪問及提供資料。
根據《普查及統計條例》,拒提供統計表格所需資料會被罰款2000元,故意提供虛假資料則罰5000元及監禁6個月。政府早前推出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引起市民對政府監控質疑及私隱疑慮。鍾劍華表示,過往港人對政府所做調查比較合作,但他預期今年或不樂觀。他稱,已有不少市民正採取與政府不合作運動,不排除有市民無視問卷,甚至提供「古靈精怪」資料。他又稱,近來不少市民離港,收到政府通知亦未必再理會,在各因素下,憂慮今年人口普查的意義和效果或受影響。
學者:數據偏差或影響政策 民調亦受累
鍾補充,若政府所得資料數據不完備或偏差太大,會影響日後土地、房屋、醫療等工作。鍾認為,市民已不信任政府能有效利用數據來制訂有利民生的規劃,若政策又因此出現偏差,對社會造成的損害更大。他稱民間調查需參考普查的人口、性別等資料加權(weighting),若政府數據出現偏差,民間調查機構同受影響。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陳志敏稱,若有一批市民因不同原因如政治觀點、不信任政府、因疫情不想有人入屋等,拒絕參與接受普查,將影響調查整體代表性。他說,若不參與調查者有同一原因,對調查代表性影響更大,原因是他們背景、想法較接近。
陳志敏表示,大學沒資源做全港調查,只能取逾千人樣本,故需參考人口普查就人口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和收入所蒐數據作參考指標,經加權後以了解整體市民不同想法,他承認現時做調查難度大增,回應率一直下跌,但「(調查)寫的是香港市民,所以需要有一定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