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亂體壇 韓制度難破困局
受害者怯於「大佬文化」 學者籲設新機構監管
韓國的欺凌問題近期再次成為社會議題,然而體壇中人被揭發的罪行,大多要追溯至多年前(見圖)。要解決教練與資深隊員的「大佬」文化,現時由大韓體育會(KOSC)兼管體育事務政策,體制不合時宜再掀當地熱話。
韓國國會近兩年通過新法案,提高欺凌個案的刑罰,短道速滑隊前教練趙載範多次性侵名將沈錫希,在今年被追加刑罰判囚10年半。針對此案,該國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近四成運動員曾受身體、言語或性暴力,只有約一成受害者曾向總會或上級匯報。教練等人涉案是原因之一,韓國滑冰總會更被指試圖掩飾,曾經面臨暫停會籍。
教練資深隊員權力過大
韓國精英體育採體院制,運動員大多成年前便離鄉別井,與隊友在宿舍同住,時常為訓練曠課,變相令其他出路相當少,在欺凌事件上亦相當被動。《外交家》雜誌稱,運動員成年後才考慮投訴,但舉證困難,難以令過去的欺凌者入罪。仁川仁荷大學體育系教授金秉準(音譯)稱,問題在於近年另一個趨勢:「過去掌權的主要是教練,近年更多轉移至資深隊員。這很難在現有體系中改變,需要新的制度監管。」
設新體育道德中心 續爆欺凌事件
5年前,韓國奧委會與訂立體育政策的韓國全民運動理事會合併成為KOSC,綜合管理精英及全民體育。青瓦台前年的顧問曾稱,KOSC身分是國家奧委會,獨立自主之名令政府無法介入,重提分隔奧委會與體育政策的部門,但一直未成事。直至去年,三項鐵人運動員崔淑賢自殺,據報她在事發前兩個月,已向KOSC正式投訴地區體育會的教練等人虐待,但未獲即時跟進,輿論認為KOSC反應緩慢,未達合併目標。
KOSC提出部分改善措施,例如不再硬性規定運動員留守鎮川國家訓練中心宿舍,但會長李起興承認制度有缺陷:「我們合併只有數年,再次分拆勢影響數以千計組織,不理解為何政府堅持製造問題。」近日連任的他反建議成立新政府部門一併管理,因為體育政策很多時與教育、保安相關,要與其他部門協調。韓國當局在去夏成立體育道德中心提升調查權,但在3個月前爆出中心總監言語欺凌下屬,令外界擔心在文化教育着手以外,能配合什麼措施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