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大推新法 助篩檢前列腺癌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及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共同研發為診斷前列腺癌提供一個非入侵性和更可靠的方法。研究發現,約37%病人可避免做前列腺活檢程序,而最終證實他們沒有患上前列腺癌,研究結果最近發表於科學期刊《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癌由前列腺異常及不受控制地生長引致,普遍用作診斷的醫療程序有兩種,包括直腸指檢,以及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液(PSA)測試。
憑「精胺」辨患病風險 可減做活檢
為尋找更可靠及非入侵性的前列腺癌診斷方法,浸大化學系主任黃嘉良、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教授吳志輝及副教授趙家鋒,自2014年開始合作,發掘新的生物標記,補足PSA測試。他們發現一般前列腺癌病人的精胺(一種生物鹼分子)水平較低,為診斷前列腺癌提供線索。研究團隊在2015至2019年招募905名病人參與研究,以探討精胺的診斷表現。
趙家鋒總結研究結果時指出,該研究確定尿精胺及「精胺風險評分」有效識別有高風險患上前列腺癌的男性,並有助減少不必要的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