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熱分離混紡衣物
「垃圾」重生物盡其用
「速食時尚」平、靚、正,叫人買得開心也掉得痛快。根據環保署統計,2018年紡織物廢料佔堆填區棄置量14.3萬公噸,即平均每日約有390公噸紡織物被送往堆填區,浪費問題相當嚴重。
環保團體不斷推動舊衣回收,究竟如何將舊衣循環再造?是否真的能將垃圾「重生」,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文:康詠然 圖:林靄怡
提起環保衣物,你可能會想到戶外服裝品牌The North Face和Patagonia,推出用膠樽升級再造(upcycle)而成的保暖衣物,以及UNIQLO以舊羽絨製成的環保再生羽絨。然而這類環保產品不算普及。市場上,主流依然是一手貨,且以混紡材質為主,其中以棉質加聚酯纖維(PET)佔最大比例,因為這類合成材質有防水、防風、防皺、吸濕、排汗等效能,提升衣物功能。不過,要將混紡物料分拆回收,比起循環再造單一纖維布料相對困難。現有舊衣回收處理技術,主要分成機械(mechanical)、生物(biological)、化學(chemical)3種類別,究竟有何分別?
傳統技術難兼得兩布料
傳統的機械技術,是用機器將舊衣打碎成纖維和紗線,重新製成新的服飾,然而這種技術不能將混合材質分開,只能處理單一纖維布料。生物和化學技術能針對混紡衣物,前者在氣候乾爽和室溫環境下,用酵素將衣物中棉質降解成溶液,維持於固體狀態的聚酯纖維,可再次投入織物生產,降解過程約需1天;而舊式化學技術,利用有機溶劑,將棉或聚酯纖維溶解,以取得其中一種材質,無法兩者兼得;新的化學處理技術,稱「水熱分離系統」或「Green Machine」,只需30分鐘至2小時,有效地將棉與聚酯纖維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