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遷移:違抗世俗,敢當老師——〈師說〉篇章結構
【明報專訊】尊師觀念,至少在價值觀上,自古延綿至今。雖然,千百年間亦有起伏。中唐無疑是從師與為師之道的退潮期,唐代門蔭制因科舉(公務員考試)盛行已漸衰落,而且門蔭只能獲得做官資格,子弟還要入官學讀書,考試及格才授官,唐代考試十分嚴格,三年不達標便開除學籍。反而,科舉倒是妨礙師道的原因之一,最受重視的進士科考三卷:詩賦(作詩)、帖經(背默指定經典和簡單閱讀理解)、時務策(寫時事評論),其中詩賦佔分最重,作詩講天分和創意,讀書人以不從師來標榜自己有天賦才學,這才是韓愈寫〈師說〉時面對的處境。
【1】〈師說〉文眼,全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傳承儒家道理精神、教授儒道文章經典的知識學問,以及釋除學習疑惑的人)一句。整篇文章,以這句對師道的定義為出發點,界定了學與教的本質和過程。
【2】師道的本質,可以從學生角度看,即從師之道,也可以從老師角度看,即為師之道。這兩大師道原則,貫串全文。韓愈先由學生從師之道的第一項原則說起,從正反兩面提出跟從老師學習的作用和必要。正面而言,人既非與生俱來認識儒道的知識學問,必須跟老師學習,求學過程中,也會有混亂、疑惑的時候,不能自行融會貫通,唯有通過老師的啟發、回饋,才能釋除疑惑,有效學習;否則,反面而言,永遠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然後韓愈繼續從正反兩面討論師道第二項原則,老師的為師之道,即當老師的資格。師道本質界定了老師責任在於傳承儒家道理(道)和教授學生說明儒道的文章經典和知識學問(業),因此,正面而言,具備儒家道業的素養(存道)是老師唯一條件,不涉其他;反面而言,與年齡長幼、社會地位高下,毫無關係。
【3】韓愈接茬s繫時事,批評當世違背兩大師道原則。他先批評當世不從師,惋惜從師的傳統中斷,希望恢復師道,並從古今、輕重、貴賤三方面事例,正反對比從師與不從師的是與非:古聖人雖聖也從師,今人惑而不從;語文知識等小事情從師,儒家大學問的重要事情卻拒絕從師;地位低微的人也從師,反而自視甚高的知識分子輕視乃至恥笑從師的傳統和行為。作法上全段以一正一反文句交互鋪排而成,文氣很暢旺。
貴賤一例不但批評當世師道不傳,也批評時人錯誤地以是否比自己年長、高貴作為判斷老師資格的標準,換言之,同時違反師道第二原則。韓愈遂緊接正面指出聖人只以道業為擇師的唯一條件,只要比自己有長處,便從之而學。
由惋惜師道不傳的貴賤事例,靈動地轉到聖人不以長幼高貴擇師,兩原則均以「總分總」條理地組織,加上正反事例對照,難怪韓愈對自己的文章自視甚高。
【4】最後一部分以寫作原因作結:少年李蟠從師於韓愈,韓愈寫這篇文章嘉許。這部分既是古文套式,又表達了自己和李蟠身先士卒,撥亂反正,示範重新恢復師道。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正在國子監(古代教育局、考試局和大學三位一體的最高教育部門)當官,教授出身顯貴的官家子弟。他自己不就是「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寫照嗎?
■解說
〈師說〉分四部分,一、以師道最理想狀G「古之學者必有師」領起,定義師道(向老師學習和教導學生的道理)的本質;二、根據師道本質,分別從學生和老師的角度,提出從師之道和為師之道;三、批評當世違背從師與為師兩大原則,惋惜師道失傳,主張恢復師道,是全文重點;四、以身作則,坐言起行,以行動恢復師道。四部分環環相扣,兩大師道原則正反對比闡述,全文既連貫暢然,又錯綜跌宕。
文:林葦葉,四年級學生陳鬖芊B彭家汶、楊展昀、霍穎軒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範圍包括中文閱讀教學與評估、香港少數族裔學生中文學習、中文教育網絡分析應用等。)
[星笈中文 第0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