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27
    星期二

文言遷移:予豈好辯哉——〈魚我所欲也〉的論辯結構

[2020.10.27] 發表
圖a
圖b
圖c

【明報專訊】孟子的學生公都子曾經問老師:「別人都說你喜歡辯論,請問為什麼呢?」(楊伯峻《孟子譯注》語譯)孟子感嘆地回答這位得意弟子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意思是:

(圖a)

■解說

予,第一身代詞,文言第一身代詞很豐富,有吾、我、余、予等至少7、8個,到了白話,只剩孤單一個「我」字。

「豈……哉」,是文言習見的反詰句式;「豈好辯哉」,表達了孟子本來不想與人辯論。

不得已,也可以看成是三音節的詞彙;已,停止;不能停止,即欲罷(罷,也就是停止)不能,非出於本意,無可奈何地不得不如此。

也,表示十分肯定的語氣。

孟子就什麼議題迫不得已地辯論?與誰辯論?〈魚我所欲也〉一章出自《孟子?告子》篇,前文是孟子與告子有關人性的一連串辯論。告子認為,人性天生如同白紙,無所謂善或不善,受後天影響,才有了善與不善的分殊。孟子反對,他秉承孔子,堅守人與生俱來能同情別人,不忍心別人受傷害的根本信念,簡言之,人性本來善良。這是儒家的終極關懷,不能失守,孟子的確不得不辯。〈魚我所欲也〉是這番辯論的小結,以過渡至《告子》篇後半部分如何回歸善良本性的討論。

論辯分為4部分,每後一部分緊接前一部分而發,文意上環環相扣,無疑很能呈現孟子如汪洋一樣富氣勢、恣肆不受束縛的雄辯文風。

■孟子論辯四部分

(圖b)

■總結

〈魚我所欲也〉主旨是:人皆有仁義高於生命的善心,因此能捨生取義;當失去這種善良本心,惡因此而生。以圖示之:(圖c)

必須一提,本章沒有直接證論人性本善,而是承接前文人性本善的辯論,再者,儒家論述最擅長直指對方本心,讓人反省自己的生命經驗,以體認內在的善良心性,整部《孟子》,以孺子將入於井的故事最見儒家真理與方法的本色,宜一併與本章對讀。至於本篇,則見孟子以氣勢勝 (pathos),並以人格感召打動人心 (ethos) 的雄辯風格。

?原文與論辯結構圖表:link.mingpao.com/65512.htm

文:林葦葉,四年級學生何嘉雯、馬芷晴、吳嘉茵、黃文巧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範圍包括中文閱讀教學與評估、香港少數族裔學生中文學習、中文教育網絡分析應用等。)

[星笈中文 第007期]

更多教育
卷一拆題:示例提示為綱 作答詳略有法
【明報專訊】歸納不全、概括不周、表達不清、濫抄原文、冗長蕪雜……以上全是考評局「考生表現」報告中常見的評語。不少考生在回答有關內容大意的題目... 詳情
卷三綜合:「見解論證」慎選分析方向
【明報專訊】■聆聽錄音提示分析方向 (1)增進知識/引發興趣 (2)深度/廣度 第(1)組的分析方向非常清晰,不易重疊,第... 詳情
【明報專訊】上兩期向大家介紹有關修辭手法和人物描寫的題型和作答方向,今期向大家分析有關文章結構作用的題型。閱讀卷中,結構作用分析是其中一個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