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最高91毫米雨量 高於紀錄 紅雨旺角水浸 渠署指無關黐地磚
【明報專訊】昨早繁忙時段暴雨來襲,天文台先後發出黃色及紅色警告信號,並一度錄得80至91毫米雨量,高於天文台10月份1小時最高雨量紀錄。油尖旺區出現水浸,渠務署表示收到6宗水浸個案,包括旺角及九龍城區。就旺角區的水浸,該署稱初步調查發現該處馬路雨水集水溝有淤塞。對於有市民質疑該處地磚以膠水加固引致水浸,渠務署引述路政署稱該處行人路地磚並無施加膠水。
天文台昨早7時2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其後於8時05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多區路面交通受阻。天文台於油尖旺區錄得80至91毫米雨量,高於天文台過往10月份1小時最高78.7毫米的雨量紀錄,惟天文台表示後者數據由天文台總部雨量計量度,不能直接比較。昨日,旺角亞皆老街與洗衣街交界水浸,黃泥水淹浸行車路;土瓜灣江西街一帶亦水浸及膝,有市民捲起褲管涉水而行。天文台預測今日及明日早上有一兩陣驟雨,部分時間有陽光,風勢頗大,接近周末大致天晴。
渠務署昨共確認6宗水浸個案,全部位於九龍,當中一宗位於旺角洗衣街,其餘5宗位於九龍城區。就洗衣街與亞皆老街交界水浸,署方初步調查發現,該處馬路雨水集水溝有淤塞,雨水未能及時排走,有關部門已完成緊急清理。署方亦發現附近一處工地有泥水流出路面,可能導致該處附近的集水溝淤塞,已要求有關工地執行修正措施,避免類似情况再次發生。
區議員接黐地磚阻排水投訴
油尖旺區議員朱江瑋表示,昨早旺角水浸持續約兩小時,有水滲入附近大廈大堂。朱稱接獲市民投訴,質疑路政署近月以膠水加固地磚阻礙排水,導致大水浸,又表示近月署方改以石屎鋪路取代磚頭,但未肯定是否影響排水,已聯絡路政署及渠務署了解,並會在區議會跟進。同區區議員林兆彬則表示,上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下區內未有水浸,他昨早10時許到場了解,渠務署人員已到場疏通渠道,他留意到渠內仍有積水且沒有流動,懷疑渠道淤塞導致水浸。
渠務署:行人路地磚無加膠水
水浸因集水溝有淤塞
渠務署表示,雨水會透過有斜度的路面流往路旁集水溝,再經地下排水渠道排走,所以在行人路地磚施加膠水並不會增加水浸風險,並引述路政署稱該處行人路的地磚並無施加膠水。
前士力處長:地面水渠排95%水分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表示,已發展城市中,95%水分靠地面排水系統排走,只有5%依賴滲入地底排走。他認為,以膠水加固磚頭或以石屎覆蓋地面,與水浸關係不大,估計是渠道入水口有垃圾如膠袋淤塞,導致雨水未能經渠道排出大海,引致水浸。他說市區垃圾多,且路面較平坦、少斜路,故排水速度會較慢,現時港島設有大型去水口,雨水經地底排水道通往香港仔華富一帶後山,減低積聚在發展區引致水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