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3.13
    星期五

破讀日常:被陌生化的生活

[2020.03.13] 發表
被陌生化的日子,是作繭自縛還是破繭而出,視乎我們這期間的生活態度。

【明報專訊】讀大學的時候,第一個印入腦海的文學藝術詞彙我現在還記得。在病毒蔓延的這段日子,那三個字經常在日常生活中浮現 ──「陌生化」(Defamiliarisation)。

陌生化是 20 世紀初俄國文藝理論家提出的觀念,Viktor Shklovsky 在他的文章Art as Technique(1917)指出,藝術就是讓我們對日常事物重新產生新的感覺,從新的角度看習慣了的事情。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And art exists that one may recover the sensation of life; it exists to make one feel things, to make the stone stony.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impart the sensation of things as they are perceived and not as they are known. The technique of art is to make objects "unfamiliar"...。我真的很喜歡當中寫到"to make the stone stony"一句,意思是如果我們每天都看到石頭,習以為常,便失去了對石頭的感覺,而藝術讓我們重新看到石頭的形狀、嗅到石頭的氣味……我第一次讀到這句子時,抬頭望看四周熟悉的房間,好似看到什麼。

這個觀念可以引伸到很多事情。我已經困在家中好一段時間了,因為不用面授上課,加上出街要用口罩,所以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家。最初很忙,因為有不少事情要重新安排,例如線上教學;逐漸穩定下來後,失衡感開始呈現,生活整體變得怪怪的,不少事情好像完成了,例如教書,但在不理想的條件下總覺得做得不好。我們的日常生活被陌生化,雖然病毒不是藝術,但這段「隔離」的生活,讓我們赤裸裸地重新看到生活本身。

我有3個新的經驗。在病毒肆虐的日子,我每天在家裏煮飯,真的是每一天,原來每天煮飯是這樣辛苦的事情,從買餸到洗碗這個工序,要保持做一個多月是需要強勁的恆心。我想到我們媽媽的那一代婦女,無論她們當天的心情是好是壞,她們都不會忘記子女的三餐,確實讓人佩服。

第二個新經驗是「講電話」。你上次與朋友講電話是什麼時候?自從WhatsApp流行後,我們都是通過電話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與人溝通的,打字啦,錄口訊啦,但這樣與學生討論功課是不夠深入的,所以我訂下了星期三為「與學生討論畢業論文日」,從早上到黃昏接聽學生的來電。這是近乎有點懷舊的經驗,這個月我講電話的時間加起來,多過過去一整年。當見不到面的時候,我們反而重拾聲音的媒介。

第三個經驗是一種想法。小時候書本教我們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如何能夠早睡早起?這是很多人的問題吧。困在家的這個月,我突然想到這不就是實踐早睡早起的好時機嗎?最後,我還是不成功的。其實早睡早起並不如書本所說的,它不止是個人習慣的問題,而是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如果社會不安寧、不公義,你每晚擔心不好的事情會發生,一個人又如何能夠早睡早起呢?

疫情總有一天過去,希望好日子來臨的那一天,我們不會忘記這段陌生化的日子為我們帶來的啟發。

■黃淑嫻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25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賴恩慈

電影及劇場編導、演員。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鮮浪潮電影大獎等。代表作《女兒紅》(獨腳戲) 及《N+N》(電影)。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圖說:賴恩慈

[語文同樂 第431期]

更多教育
字旅行間:神明抗疫
【明報專訊】傳統的抗疫活動吳皓妍 近日,我不時因新冠肺炎肆虐而擔憂。下一個會是誰呢?會是自己嗎?最好沒有下一個……相信現在不少人和我一... 詳情
卷二練筆:有用無用,你懂不懂?
【明報專訊】古往今來,莘莘學子無不浸淫於書海中,究竟念書帶給我們什麼?且看下文,星級考生與大家分享她的看法。 ■題目 俗語云「萬... 詳情
綜合精練:綜合卷——演講辭
【明報專訊】■題目 試以香城中學生領袖訓練計劃學生代表高利泰的名義,撰寫演講辭一篇,先指出兩項領袖需要具備的特質,並舉例說明相關特質如... 詳情
作戰攻略.備戰文憑試:卷一應試思維 (21) 孔子的人生觀
【明報專訊】以下為2014 DSE的一條題型(2分,題目略為改動)︰ 試根據以下引文回答問題︰ 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 詳情
周圍「中」:時間到了!
【明報專訊】■小遊戲 同學停課了好一陣子,真的要好好把握時間,努力學習、追趕進度。為自己訂立時間表,讓每天都過得充實吧!咦,究竟圖內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