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所申美在研藥專利 清華院長:難成功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前日宣布,已將尚未上市的美國生物醫藥公司吉利德在研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對抗武漢肺炎病毒的用途,申報為中國發明專利。此事引起廣泛質疑,有專家認為,武漢病毒所申報的不是藥品結構專利,也非藥品合成專利,而是運用專利,此事無可厚非。也有專家認為,申報成功可能性不大。
武漢病毒所官網前日公布,病毒所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研究發現,瑞德西韋和氯奎(Chloroquine)兩種藥物在細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感染,但在人體上的作用還有待臨牀驗證。武漢病毒所文章稱,「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識產權壁壘的藥物瑞得西韋,我們依據國際慣例,從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在1月21日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消息披露後,引發不少網民質疑,認為中國惡意搶註專利。
知情者:如不搶註 供應價格難保證
《中國科學報》引述國內藥物研發的相關知情人士稱,如不搶先註冊,以後這種藥的供應、價格上都保證不了;「中國如果有了瑞德西韋藥物用途專利,其他的專利我們可以和國外公司進行交叉許可,這也是一種談判手法。」依據內地專利制度,藥品可以申請產品專利(比如瑞德西韋),也可以申請用途專利(用瑞德西韋治療新冠病毒肺炎)。
《新京報》引述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認為,武漢病毒所申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丁勝認為,科研人員有新的發現可去申請專利,但能否得到專利授權是另一個問題。而且此時在中美科研臨牀團隊合作的背景下,又提出其他的訴求也有些不合時宜。